故乡吟 [德国]荷尔德林
船夫快活地回到平静的内河,
他从遥远的岛上归来,如果他有收获;
我也会这样地回到故乡,要是我
收获的财产多如痛苦。
你们,哺育过我的可敬的两岸啊,
能否答应解除我爱的烦恼?
你们,我孩提时代玩耍过的树林,要是我
回来,能否答应再给我宁静?
在清凉的小溪边,我看过水波激荡,
在大河之旁,我望着船儿驶航,
我就要重返旧地;你们,守护过我的
亲爱的山峰,还有故乡的
令人起敬的安全的疆界,母亲的屋子
乃至兄弟姐妹们的亲爱的拥抱,
我就要向你们致候,你们的拥抱
像是绷带,会治愈我的心病。
你们旧情如故!但我知道,我知道
爱的烦恼不会那么快痊愈,
世人所唱的抚慰人的摇篮曲
没有一首唱出我内心的痛苦。
因为诸神赐给我们天国的火种,
也赐给我们神圣的痛苦,
因而就让它存在吧。我仿佛是
大地的一个儿子,生来有爱,也有痛苦。
(顾正祥译)
【赏析】
乡愁,也许是人类情感中最感人也最深沉的一种。它源于具体的生命体验,又具有形而上学的高度。故乡既是具体的家园,更是精神上的家园。它不仅是游子的精神牵挂,更是疗治游子内心痛苦的良药。本诗是荷尔德林巅峰时期创作的一首故乡题材的诗歌。在外漂泊多年的诗人希望自己也像渔夫一样,满载而归。但诗人并不能像渔夫一样给家人带来物质财富,此时的诗人内心只有痛苦: 不安定的生活、不成功的爱情、步步紧逼的精神疾病。这种惨淡的漂泊生活让他在内心时时产生返乡的冲动。他充满深情地回忆故乡内卡河畔的两岸、儿时嬉戏的树林,故乡的小溪、大河、山峰,以及母亲的房屋、兄弟姐妹的感情,这些平凡而亲切的事物对诗人而言就是故乡的象征。荷尔德林的故乡是非常具体的,即内卡河畔的尼尔廷根。他对故乡的回忆、想象都建立在少年时候的生活经验之上。这和18世纪英国文学中“感伤的旅行者”的故乡是完全不一样的。荷尔德林通过具体的风景来把握和体验故乡,并将它们提高到神圣的高度,而后者的故乡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感伤的来源。家是故乡的核心,那种其乐融融的传统大家庭是荷尔德林诗歌中的又一种神性。故乡是一个庇护性空间,一个心理上安全的神话空间,这主要是由于故乡中那个具体而封闭的空间: 家。对于像“蜡烛般柔弱”而又经历着种种“毁灭性变化”、时刻生活在“失故乡”状态中的荷尔德林而言,他十分渴望这样一个安全、稳固的庇护所。因此,诗人不仅要歌颂故乡的自然风景,更要讴歌故乡的家和亲人。当荷尔德林用庄严和神圣的语言来歌颂故乡和故乡的家与自然风光的时候,他正在体验着二者的双重匮乏,甚至可能是终极匮乏。因为和自然风景一样,家也正在遭受毁灭性的变化。这种匮乏,或者诗中所说的“爱的烦恼”使他产生了返乡的冲动。但另一种更高的智慧让他知道,尽管故乡风景依旧,尽管亲人“旧情如故”,但“爱的烦恼不会那么快痊愈”。一方面,故乡在根本上是精神性的,是漂泊的、匮乏中的诗人在内心呼唤的家园。而返乡的结果只能是故乡的取消,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现实的故乡才能始终在精神上保持它的完整、丰盈和坚实。生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离家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精神上返乡的过程。只有远游,才能拥有,这是故乡的辩证法。另一方面,世俗的廉价安慰并不能抚平内心深处“神圣的痛苦”。这痛苦乃是生存本身的痛苦。存在本身就是有缺陷的,人类首先想的不应该是如何弥补、如何力求完美,而应该谨守本分、承担这份生存的沉重。只有如此,他才能真正进入存在的深处。诗人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说,“对于一个作家所遭受的全部苦楚和他所付出的全部可爱的努力,这真的就是唯一的、也是最甜蜜的收获”。因此,在诗歌的结尾,诗人坦然地表示: “就让它存在吧。我仿佛是/大地的一个儿子,生来有爱,也有痛苦。”
(向宇)
-
水莲虽然说不上漂亮,可罕见的大眼睛和长睫毛流露出一种淳朴而自然的美。她起橹摇船时那浅浅的微笑,星眸如水。她就这么一笑,我的心
-
戏曲·李玉传奇《闹诏》 (贴青衣、小帽上)苦差合县有,惟我独充当。自家吴县青带便是。北京校尉来捉周乡宦,该应吴县承值。校尉坐在西察院,本县老爷要拨人去听差,这些大阿哥,都叮嘱了书房里,不开名字进去。竟
-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
-
他日维桢干,明时悬镆铘。江山遥去国,妻子独还家。离别无嫌远,沉浮勿强嗟。南登有词赋,知尔吊长沙。
-
上片以叙景开头,晚春时分,漫步在静静流淌的小溪边,岸上的柳树已经繁茂得可以遮挡住停歇、嬉戏的鸟儿。顺流而下,突然小路一转,清溪斜在面前,呈现在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忘机鸥鹭停立在汀沙上。其实,鸥鹭哪里有什么“忘机”的境界,分明是将情怀寄托
-
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窗迥有时见,檐高相续翻。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
名言: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注释: 志合: 志趣相同。岂兄弟: 哪里一定只是兄弟。道行: 指以道德品行相交往。无贱贫: 不分贫富贵贱。 句意: 志同道合, 哪里只能是兄弟。道义相交, 怎能依贫富
-
周作人《苦雨》原文 刚看到这苦雨两字,人们也许以为作者是要讲述绵绵阴雨给人带来的苦楚或恶劣的心境。其实不然。这封信一开始就点出雨中的佳趣,而且全文似乎就落在这两个字上。请看,苦雨竟然化作了诗境,而且还
-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