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精品唐诗之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二》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精品唐诗之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二》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二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这一组诗是杜甫永泰二年(766)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写的,这时,他漂泊西南,去住两难,心情苦闷。因此写下12首诗,以遣忧郁。这些诗很清晰地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与精神面貌。

这一首写旅居无聊,动了东游之兴。暂时流寓夔州,现在看到别人东下,发生同感,是很自然的。

第一句写所见,写别人。诗人看到由于经商而经常在长江上下游来往的胡人,这次又离开夔州回到扬州去了。第二句写所思,写自己。由于见商胡之去蜀游吴,不禁想起自己的旧日游踪来。西陵,驿名,在今浙江省萧山市。诗人在公元731年到734年,即他20岁到23岁的时候,曾漫游吴越,登过西陵驿楼。这时他已经55岁了,但仍然忘不了那一次的登临,既动游兴,便思启行,而第三句忽然作一顿挫,由于贫困,不能不打听一下淮南一带的米价,以定行止。淮南,指唐淮南道,今湖北省长江以北、汉水以东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水以南一带都在其管辖区之内,治所在扬州。第四句,才结出诗旨。可见杜甫的豪情逸兴,至老不衰,另一面又可见他生活艰难,正担承着封建社会中多数正直的人的共同命运。

猜你喜欢
  • 清江引·失题·贯云石

    清江引·失题 贯云石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去外。 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贯云石:1286-1324,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齐,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

  • 四年级下21课古诗词三首ppt(古诗词三首四下23课)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年级下21课古诗词三首ppt,内容包括四年级23.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古诗词三首四下23课PPT,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注释①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②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

  • 《鸂鶒》(李群玉)原文|鉴赏|赏析

    李群玉 锦衣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 鸂鶒,是一种水鸟,长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经常雌雄相随,共宿、并游、同飞,历来为诗人们所瞩目。从刘宋谢惠连《鸂鶒赋》、萧齐谢眺《

  • 《侨乡诗画·海岛林带》鉴赏

    作者: 柴华

  • 古籍名著《舆地纪胜》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南宋中总志体方志。二百卷。南宋王象之撰。约成书于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刊行在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以后。所载政区建制即以宝庆三年为下限。 王象之,字仪父。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婺州

  • 师也者,教之以孝,以事其亲,忠以事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师也者,教之以孝,以事其亲,忠以事君。》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咏花诗词之《六丑 杨花》全诗原文鉴赏

    彭元逊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千条万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州曾舣,等行人岁岁。

  •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赏析》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平静生活。“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穷巷”,偏僻的村巷。“华轩”,达官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许多诗中屡见陈述。这里用

  • 韦应物《野居》全诗赏析

    结发屡辞秩,立身本疏慢。今得罢守归,幸无世欲患。栖止且偏僻,嬉游无早宴。逐兔上坡冈,捕鱼缘赤涧。高歌意气在,贳酒贫居惯。时启北窗扉,岂将文墨间。

  • 养猪禁忌

    养猪,在农家是普遍被看重的一项副业,是一条“富路”、“财路”。农家视猪为宝,称其为“聚宝盆”。养猪的习俗蔚然成风,许多禁忌也在民间约定俗成。这一点,对养猪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一定的规范作用。 湖南一带,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