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寓言“黄公好谦”注释、翻译和解说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寓言“黄公好谦”注释、翻译和解说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

——尹文子


【意译】
齐国有位黄公,喜欢谦卑。他有两个女儿,都是天姿国色。因为她们长得美,黄公常常很谦卑地对人说自己的女儿生得丑,大家也就都以为他女儿长得丑。后来,丑陋的名声到处传播,使两个女儿过了出嫁的年纪还呆在家里,全国没有一个人敢来求亲。卫国有个光棍,错过了婚娶时机,就冒险娶了黄公的长女,结果发现非但不丑,反而是国色天香。然后人们说:“黄公这个人好谦卑,所以说自己女儿丑,因此小女儿肯定也很漂亮。”于是远近的人都争着来求亲,结果发现也是国色。黄公女儿漂亮,是实情,丑陋,是名声。这实际上是违背名声而得到实情的一例。
【解说】
谦虚,是中国古代圣贤推崇的美德之一。先秦诸子中,老子最讲究谦退,虚无。因为老子认为万物之源的“道”是虚状的,但虚状的道却能发挥无穷的作用来,可见老子讲虚无,含有无穷的创造因素。应用于人生上,虚、谦、退,一方面呼吁“不争”,以消除社会争端,另一方面,要人们凝炼内在的生命,给予人的主体以无限的精神空间。与老子本体论、人生观角度讲谦不同,孔子讲谦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导弟子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长处,加速自己的道德完成。至于礼记所载言论,往往泛化为一种行为准则,比如“美则称人,过则称己”,“自卑而尊人”等等,都是脱离了具体条件,将“谦卑”作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要人们尊奉。世界上没有真正无条件的真理,或者说一切无条件的都不真。上帝是无条件的存在,也是虚伪的存在。谦卑一旦成为抽象的道德律令,也就虚伪得像黄公一样讨厌。谦卑、谦虚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其真意应在于提供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精神机制,它的根据和条件是个体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人们的认识都受到特定时空的限制,都带有片面性,甚至是根本的荒谬,就不能仅仅鼓吹“固执己见”,而应该能够容纳,允许与自己不同乃至敌对的见解的存在,这就需要“谦虚”,——虚己以待人,这样的谦虚也许才真正有意义和价值。如果从谦虚的问题看此则寓言,也就超越了寓言作者对于“名”、“实”关系的譬喻。
【相关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人道恶盈而好谦

——易·谦卦


人各有能有不能。

——左丘明

猜你喜欢
  • 古籍名著《论语正义》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论语》注释本。二十四卷。清刘宝楠撰。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 刘宝楠,字楚桢,号念楼。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卒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江苏宝应人。少孤,由母抚养教育。为诸生时

  • 韦应物《送宣州周录事》全诗赏析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 山水名胜诗之《游黑龙潭看唐梅二首录一》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清)阮元 千岁梅花千尺潭, 春风先到彩云南①。 香吹蒙凤龟兹笛②, 影伴天龙石佛龛③。 玉斧曾遭图外划④, 骊珠常向水中探⑤。 只嗟李杜无题句⑥, 不与逋仙季迪谈⑦。 【题解】 黑龙潭在昆明市北郊1

  • 《牧歌和闪电》鉴赏

    作者: 高铁军

  •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二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原文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一 徐志摩于1925年3月10日第二次出国,经苏联西伯利亚抵达德国,开始了他长达五个月的欧洲漫游,其间他曾到达莫斯科、巴黎、柏林、罗马、翡冷翠

  • 有康字的古诗词(带康字的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康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康”字的诗词,带有康字的诗词,带有康字的诗句。唐代:王维《送康太守》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何异临川郡,还劳康

  • 白居易《斋月静居》全诗赏析

    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忽忽眼尘犹爱睡,些些口业尚夸诗。荤腥每断斋居月,香火常亲宴坐时。万虑消停百神泰,唯应寂寞杀三尸。

  • 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全诗赏析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若访衰翁语,须令剩客迷。道北冯都

  • 《有駜》原文与鉴赏

    作者: 崔翠梅 【本书体例】

  • 《过镇州‌赏析》

    唐代镇州,宋改为真定府,元改为真定路,即今河北正定县。《元史·刘因传》云:“甫弱冠……国子司业砚弥坚教授真定,因从之游,同舍生皆不能及。”这首诗当是诗人十年之后再过镇州旧地重游时所作,时当三十来岁。刘因故乡是容城(今属保定市辖县),到镇州正好沿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诗人策马而行,太行山上茂盛苍翠的树木扑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