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订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订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东汉·王充

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 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 由于疾病。人病则 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 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 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 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 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若见 鬼把椎锁绳(11),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见(12)之也。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 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13)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 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 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 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14)哭矣。觉见卧闻, 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15)也。

【注释】①节选自论衡·订鬼。订,评论。王充(27年—97年?),字仲任 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②〔凡〕大凡,凡是。

③〔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都是人的专心思念造成的。存,思念。 “思念存想”是并列的两组同义复词。致,引来。“所”是一个特殊的代 词,它常常与后边的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的词组。所致,引来的,引申 指造成的。

④〔致之何由〕由什么造成的呢?

⑤〔寝衽(rèn)〕睡在床上。衽,卧席。

⑥〔目虚见〕眼睛所发生的错觉,模模糊糊地看见(鬼)。

⑦〔传(zhuàn)〕古书。下面所说的见于吕氏春秋·精通。

⑧〔伯乐学相(xiàng)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伯乐,古时候善于相 马的人。相,鉴别。顾,看。玩,寻思。顾玩,仔细端详。

⑨〔用精至矣〕专心到极点了。

⑩〔箠(chuí)杖〕竹杖。

(11)〔把椎锁绳(mò)〕拿着锤子、锁链、绳索。 椎,通“锤”,古代的一 种兵器。绳,即绳索。

(12)〔妄见〕虚幻地看见。妄,虚假不实。

(13)〔泄〕表现。

(14)〔夫(fú)人据案其身〕夫,助词。案,通“按”。

(15)〔同一实〕出于同样的情况。

【译文】在人世上如说有鬼,并不是人死以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的思念 想象造成的。是什么原因招致这种现象呢? 由于疾病。人病了就会忧 愁害怕,忧愁害怕就会看见鬼的出现。大凡人不得病,就不会恐惧。所 以得病睡在床上,就害怕鬼来。恐惧就会产生想象,想象就使得视觉错 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用什么来证明它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相马的时候,看到任何东 西,没有不是马的。宋国的庖丁学习宰牛时,三年当中好像没有看见过 活牛,所看到的全是死牛。”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专心到极点了! 思念想 象,自然会看见异物。人病了看见鬼,就如同伯乐的看到马,庖丁的看到 牛一样。伯乐、庖丁所看见的不是马和牛,那么也就可以知道病人所看 见的不是鬼了。

病人患病严重,身体痛苦,就说是鬼拿着竹杖殴打他,并好像看见鬼 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身旁一样。这是由于病痛、害怕,才虚幻 地看见这些的啊。刚得病时,害怕惊慌,就好像看见鬼来;病重了怕死, 又好像看见鬼在发怒;自身因病感到痛苦,又像看见鬼在打他。这些都 是由于想象幻觉造成的,不是真的有那样的事实啊。

专心想念事物的结果,有的从视觉上表现出来,有的从说话中表现 出来,有的从听觉中表现出来。表现在视觉上的,眼睛就看见它的形状; 表现在听觉上的,耳朵就听见它的声音;表现在说话方面的,嘴就能说出 某些情况。这样,白天就能看见鬼,晚上睡下在梦里就会听到鬼的声音。 单独睡在空房子里,如果有所恐惧,那就会梦见有人按住他的身子哭了。 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由精神所致;人的专心思念,出于同样 的情况。

字数:1669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78-280页.
猜你喜欢
  • 古诗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关于树木的古诗大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树木的古诗大全,写树的诗句古诗,描写树的古诗有6首,整首的哦。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碧玉妆成一树高,

  •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通过描绘一个独自宿于博山王氏庵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自我思索、寻求真理的心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人物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给人以不同凡响的审美享受。整首诗语言优美动人,层层深入地展示了作者对境遇的矛盾心理和对世态的深刻观察。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透过描写寂静的夜晚和博山的幽静,表达出作者渴望摆脱世俗困扰,寻求心灵平安的愿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辛弃疾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他的情感和理念,使人沉浸其中,进一步领悟诗人内心的世界。

  •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出处唐bull;白居易《长恨歌》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

  • 《竹》原文|翻译|赏析

    清·郑燮1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

  • 《古文观止·史记·屈原列传》鉴赏

    古文观止·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

  • 苏轼《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全诗鉴赏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为送别柳子玉(名瑾)而作。子玉是润州丹徒人

  • 描写猪等动物的作品作品解读

    小马哥:

  • 欧阳修《送京西提点刑狱张驾部》全诗鉴赏

    太华之松千岁青,尝闻其下多茯苓。地灵山秀草木异,往往变化为人形。神仙不欲世人采,覆以云气常冥冥。台郎何年得真诀,服饵既久毛骨清。汝阳昔见今十载,丹颜益少方瞳明。郡斋政成罇俎乐,高谈日接无俗情。诏书忽下

  • 《三门峡——梳妆台》

    诗歌。贺敬之著。写于1958年。诗篇以奇特的想象、豪壮的笔法,形象地抒写新时代的人民决心治理黄河三门峡的美好的前景。渲染黄河冲越三门峡口的巨大声势,诗行短促有力;回溯黄河成灾的漫长历史,采用拟人手法;

  • 《和叔夏十绝一宿云峰寺二到韩公庄三饭草衣岩赏析》

    【原题】:和叔夏十绝一宿云峰寺二到韩公庄三饭草衣岩四泊东禅刹五六七八游碧玉泉九访杨秀才十叔夏思归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