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杨子:杨朱,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人物之一,主张贵己、为我。②取:主张。③不为(wéi):不干,不做。④墨子:墨翟(dí),春秋战国时候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用,提倡“兼相爱,交相利”。⑤兼爱:同爱,无差等的爱。⑥摩顶放踵(zhǒng):顶,头顶;放,至;踵,脚后跟。从头顶到脚后跟都摩伤了。形容不顾身体地劳苦。
【译文】
孟子说:“杨朱主张为我,即使是拔掉自己身上的一根毫毛而可以使天下人得利的事,他也不干。墨子主张兼爱,不辞劳苦地整日奔波,只要是能使天下人得利的事,他都干。”
感悟
杨朱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为我”思想与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兼爱”思想,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他们拯人救世的政治主张不同。尤其是杨朱的“贵己”、“为我”思想,对张扬个体自我的主体性,具有现代意义。
-
缥蔕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作品赏析【原题】: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
-
调笑调笑是严肃的对面(反面。调笑两字,苏松太杭嘉湖一带的居民,往往读成“逃仙”之音),人生行乐耳,我们当然不必终日终年地板面孔(严
-
父写“一”字教幼儿。明日,儿在旁,父适抹桌,即以湿布画桌上问儿,儿不识。父曰:“吾昨所教汝‘一’字也。”儿张目曰:“隔得一夜,如何大了许多?” ——《笑府》 【解说】 这则笑话当然不是嘲弄幼儿的,它告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刘克庄《沁园春》刘克庄 刘克庄 梦孚若 ①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 ② ,访铜雀台 ③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 ④ ,圉人呈罢 ⑤ ,西极龙媒 ⑥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⑦ ,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
-
刘才甫祭史秉中文 呜呼!我居帝里,阒寂寡聊,徐氏之自,得与子交。昵我畏我,谘我道
-
张良无后张良无后 【原文】 张良、陈平[1],皆汉祖谋臣,良之为人,非平可比也。平尝曰:“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矣,以吾
-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稚嫩的童声从身后传来,我像被施了魔法,站在那里移不动脚步。心
-
清·蒲松龄万历间1,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辄被啖食2。适
-
作者: 刘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