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文|翻译|赏析
清·蒲松龄
万历间1,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辄被啖食2。
适异国来贡狮猫3,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4,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5,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6。众咸谓猫怯7,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8,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9,口龁首领10,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 匹夫按剑11,何异鼠乎!
1万历:明神宗年号(1573-1620)。2辄:即。啖(dan):小吃。3适:适逢。4阖:关。扉:门。5逡巡:迟疑不决的样子。6不啻(chi):不止。7咸:皆。8硕:大。9掬:抓取。10龁(he):用牙咬物。首领:头颈。11“匹夫”句:形容有勇无谋之人拔剑准备拼命的样子。
【析点】 讲一个道理,使人信服,难;由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演绎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同样难。难得的是这则小文,理趣兼得,耐人咀嚼。
作者用墨,从“奇”字上下功夫,以奇事引出不奇之理。猫以鼠为食,本是常规常理,但宫中有鼠却能制猫,奇;从“民间”筛选出的“佳猫”不仅无法奈何此鼠,反而全然被鼠“啖食”,更奇。若此时有一猫能捕食这宫中鼠,这猫可真是神猫了。作者开头将宫中鼠的奇凶奇猛一笔笔重墨渲染后,“异国”“贡”来的“狮猫”终于出场了。
这狮猫能胜宫中鼠么? 读者心悬,作者心明。为此,聪明的作者在猫与鼠之战中,有意识地选择了“模糊”情节,引发“众”的错觉。鼠“怒”而“奔”猫,则猫“避之”,鼠追“登”,则猫“跃下”,“往复”竟“不啻百次”。这就难怪众人说“猫怯”而“无能”了。岂料,猫待鼠“跳掷渐迟”且“硕腹似喘”时,方以逸对劳“疾下”搏杀,直至“嚼碎”“鼠首”,真是奇勇、奇智;再加“猫声呜呜”、“鼠声啾啾”的渲染,笔墨声色兼有,猫鼠形神兼备。
作者用笔似信手涂抹,实以“彼出则归,彼归则复”为剪裁之则,言力可抗衡则智者为胜之理;篇末“匹夫按剑”有勇无谋“何异鼠乎”,笑讽之言,点明主旨,妙哉
-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
[战国] 屈 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 ② ,车错毂兮短兵接 ③ 。 旌蔽日兮敌若云 ④ ,矢交坠兮士争先 ⑤ 。 凌余阵兮躐余行 ⑥ ,左骖殪兮右刃伤 ⑦ 。 霾两轮兮絷四马 ⑧ ,援玉枹兮击鸣鼓 ⑨ 。
-
泊安庆时再北游夜泊淮西郡,寒生客子衣。酒家临岸闭,野烧映江飞。云尽月初出,潮平风渐微。前年城下路,此际正南归。简析诗人再次北游,
-
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
-
春池水暖鱼自乐,翠岭竹静鸟知还。莫言叠石小风景,卷帘看尽铜官山。
-
[原 文] 灌水①之阳②有溪焉,东③流入于潇水④。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⑤是⑥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⑦也,名之以其能⑧,故谓⑨之染溪。予⑩以愚触罪,谪潇水上(11)。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12
-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又如马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毛笔字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中秋古诗七言毛笔字,适合写毛笔作品的中秋的诗句,中秋诗词书法作品。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念奴娇 中秋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
-
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贫泥客路粘难出,愁锁乡心掣不开。何必更游京国去,不如且入醉乡来。吴弦楚调潇湘弄,为我殷勤送一杯。[程生善琴,尤能沉湘曲。]
-
【名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注释与译文]眼望着归去的鸿雁,手中拨弄着五弦琴。诗句表现了闲适洒脱的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