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1】 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今安徽贵池县境)时所作的一个组诗,共十七首,全是五言诗(有的是六、八、十句体,而不少是四句的“五绝”)。诗人在组诗中表达了对唐都(长安)和故乡的怀念,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还描写了秋浦的风物和当地劳动者的生活情景。 “炉火照天地”,是这个组诗的第十四首,是描绘当地冶炼工人月下劳动的情景。专门描写冶炼工人的诗,在李诗中只此一首! 在我国整个古代诗歌中,也属少见。 “秋浦”,唐时的县名,在今安徽贵池县境,县之西南有浦云“秋浦”。这是唐代盛产铜、银之地。 【题解2】 这是一首最早罕见赞美冶炼工人的诗。此五绝写得热烈、夸张、奔放,显然 与其自由浪漫的气质有关,实在可贵。首二句描写冶炼情景,极为壮观:炉火熊熊,照 亮了大地,映红了天空;通红的火星,四处飞溅,紫色的烟雾,弥漫蒸腾。这是多么辉煌 动人的场面! 后二句塑造冶炼者的形象,尤为健美。上句写皎月之下,炉火之旁,冶炼 者的脸,被映得通红,见出他们强壮的体魄和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下句写他 们劳动的歌声,嘹亮高亢,震动寒水,使之波涌激荡。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尤为传神,既 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即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也写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此 诗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光、热、声、色,交相辉映,雄放热烈,瑰丽壮观, 可谓诗中的艺术珍品。 【全诗】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翻译】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冶炼的炉火照耀着天地,火星在浓烟中向四面八方迸射;被炉火映红了脸的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歌声呵,响彻了夜空,也震荡着寒川。 【注释】①秋浦:县名,隋开皇十九年(580)置,属宣城郡,故城在今安徽贵池市境。 乃银、铜矿产地。李白于天宝末,曾居宣城,故作此组诗。②赧郎:指冶炼工人因炉火 映红面颊,故称。赧,因惭愧而面赤。 【鉴赏导示】 李白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冶炼工人月夜冶炼的壮美图画。很明显,这是对冶炼工人的赞颂。这在李白的诗歌中是仅见的一首,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也是少见的。 【鉴赏】 这是李白漫游秋浦时所写的秋浦歌中的一首。秋浦歌共十七首。本诗是其中的第十四首,是描绘冶炼工人的劳动景状的。秋浦是唐代铜和银的产地,李白来到秋浦,能够用诗歌来表现当时手工业工人的生活是难能可贵的。 开头两句写冶炼的场景。一起笔就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天宇和地面。笔势夸张,场景壮丽,而升腾的紫烟中迸射着红色火星,更是色彩纷呈。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的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新奇、兴奋、惊叹之情。后两句直接描绘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 工人的脸庞被炉火照得通红,在月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润,而他们的劳动歌声、雄壮的旋律在寒夜的水面上回荡着。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得颇耐人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关合了上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诗人独特的感受,也是夸张之笔,揭示了冶炼工人的内心世界,饱含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这是一幅瑰伟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的神奇之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全诗笔力雄健,情调昂扬,是一曲对冶炼工人的赞歌。 【鉴赏2】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冶炼工人劳动生活的佳作。 前两句写冶炼场景。“炉火”而“照天地”,以夸张笔法,力状火势之大,火焰之高,以致整个天地都被映得通明;“红星”与“紫烟”之间嵌一“乱”字,贴切传神,将冶炉中飞溅的火星与银、铜被冶炼时蒸腾出来的紫色烟气混杂在一起。虽未写人,而冶炼工人的形象已闪现于读者眼前。 第三句正面写人。“赧郎”,指冶炼工人。“赧”字被作者活用,由原来的因羞而脸红之意转为被炉火映红之意,自然照应首句,令人想见冶炼工人在炉旁劳动的境况;“明月夜”,补充交待时间,构成更广阔的环境背景,既使得炉火与明月交相辉映,为“赧郎”增色添彩,又与下句紧相配合,渲染出一种极富诗意的氛围。“歌曲”自为“赧郎”所唱,在明亮的月光和通红的炉火映照下,他们一边劳动,一边高歌,何等豪迈!而他们的高歌竟可以使寒冷的河水为之震荡,足见歌声之嘹亮、激昂,歌者情感之热烈、欢快。一个“动”字,虽语气夸张,却极真切地突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令人读来,油然而生敬慕之情。 【鉴赏要点】 [1]名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2]以景写情,情从景出。[3]语言清新自然。[4]笔力雄健、情调昂扬。[5]采用了夸张、映衬手法作描写。
猜你喜欢
  • 唐诗《钓鱼湾》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2 。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3 。 【释】 1.本篇是《杂咏五首》的第四首。 2.乱:纷繁而开,纷纷而落。 3.情人:古人也常称好友为情人。维舟:

  • 古代诗歌之张籍《凉州词》全译、翻译和译文

    张籍《凉州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2 。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 3 。 【注释】 1.凉州:唐陇古道凉州治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中叶曾属叶蕃。 2.芦笋:

  • 苏轼《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全诗鉴赏

    空山不难到,绝境未易名。何时谪仙人,来作钧天声。胸中几云梦,余地方恢宏。长庚与北斗,错落缀冠缨。黄公献紫芝,赤松馈青精。溪山久寂寞,请续离骚经。抱枝寒蜩咽,绕耳飞蚊清。谪仙抚掌笑,笑此羽皇铭。我顷尝独

  • 于丹最美古诗词读书汇报(于丹最美古诗词阅读感悟六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于丹最美古诗词读书汇报,内容包括于丹最美古诗词阅读感悟六篇,于丹最美古诗词阅读感悟六篇,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的介绍。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x0d网上买书的时候,看到很多网友评论这本书大多数都是赞美于丹老师的词语很美,可我不知道为什么看这本书的时

  • 张翼之《读通鉴论》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张翼之 《读通鉴论》三十卷,是明末清初之际玉

  • 忍学《变之忍第二十八》译文与赏析

    变之忍第二十八变之忍第二十八 志不慑者,得于预备;胆易夺者,惊于猝至。 勇者能搏猛兽,遇蜂虿而却走;怒者能破和璧,闻釜破而失色

  • 《南乡子·眼约也应虚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恋爱中的女子的心理活动,她对爱情犹疑,但却执着追求,通过反复的诰问,希望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答复。从女性复杂的心理世界出发描写爱情,可以说是晏几道词作中爱情词的一个特色。词的首句讲到两个人的约定似乎出了问题,男方的爽约,使这

  •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讽谏刺俗”类的诗句。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没有心意与你们争权夺利了。你们也不必猜忌、中伤、迫害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摘要: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乘风破浪,施展远大的抱负,一定会有机会,到那时高挂云帆,驾着大船直渡苍茫的大海。诗人因政治上的抱负不得施展,为怀才不遇而发出“行路难”的慨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破圈

    【5329】破圈(钟子伟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16万字,2020年8月第1版,46元)△9章:[1]勇于冒险;[2]直面现实;[3]制造运气;[4]学会感恩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