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出处和解释
【名句】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
语出宋代杨万里庸言。看到了别人的过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过失;听到了别人的过失,也就得知了自己的过失。说明要善于反躬自省,从别人的过失中总结经验教训。
-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赤
-
【5325】关于学习:古今中外论要选辑(本书编选组,党建读物出版社,10万字,《资治文丛》之一,2020年10月)△5部分:重要论述;时说新语
-
常言龙德本天仙,谁谓仙人每学仙。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仙宫仙府有真仙,天宝天仙秘莫传。为问轩皇三百岁,何如大道一千年。
-
孙子曰:兵 ① 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第一》) 【注释】 ①兵:此处指战争。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考察
-
《普明寺见梅》是杨万里的一首田园诗。通过描写春天里的美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之情。诗中梅花芬芳,引发了诗人对躁动世事的思考,表达了他向往宁静、追求内心平和的意愿。这首诗给人以宁静、平和之感,令人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和体悟。
-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① 。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② 。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 ③ 。牵我寒饿者
-
【4496】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何毅亭著,人民出版社,14 3万字,2017年7月第1版,42元)这本书24篇文章,紧扣一个主题:深入学习
-
【名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注释与译文]这是诗人途经赣江之滨的滕王阁时写下的诗句,意思是:天上悠闲的云彩,潭中景物的倒影,每天都伴随着滕王阁自由自在地浮荡着;四季景物更替,星座转移方位,
-
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燕歌行 》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