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取法:效法。效法上等的,实际只能达到中等;效法中等的,实际只能达到下等。指为人做事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唐·李世民帝苑·崇文:“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也。”
【例】要确立高标准的工作目标。“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低标准要求,只能干出一般化的工作,唯有坚持高标准,才能创造一流的成绩,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孟祥君在共青团黑龙江省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又作〔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例】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学问、事业最需立志高远,只有做第一流的学问,成第一流的人才,才能干第一流的事业,说第一流的话语,怀第一流的见识。(田峰华艺语论)
-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广德元年在梓州作。【钱笺】《寰宇记》:牛头山,在梓州郪县西南二里,高一里,形似
-
吴王池馆遍重城,奇草幽花不记名。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桧待升平。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
杂古词 作者: 施肩吾 【
-
每到秋来添,转添甚况味。金风动、冷清清地。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深院静、月明风细。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
-
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君来晤我时,风露渺无涯。浮云散白石,天宇开青池。孤质不自惮,中天为君施。玩玩夜遂久,亭亭曙将披。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惜无酒食乐,但用歌嘲为。
-
君归岭北初逢雪,我亦江南五见春。寄语风流王武子,三人俱是识山人。
-
苏溪亭上草漫漫 (2) ,谁倚东风十二阑 (3)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4) 。 【注释】 (1)此诗的写作地点与时间,与上首《兰溪棹歌》相近。 (2)苏溪:浙江省义乌县附近有苏溪。亭
-
寒食书事赵鼎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
-
【注释】 选自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览者:读者。 会:领会,体会,领悟。 意:思想,内容。 【赏析】 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引述诗人梅尧臣的话,来反映他关于诗歌创作与鉴赏的观点。文中,梅尧臣
-
御水初销冻,宫花尚怯寒。千峰横紫翠,双阙凭阑干。玉漏轻风顺,金茎淡日残。王乔在何处,清汉正骖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