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谒岳王庙》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袁枚谒岳王庙
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作者袁枚 (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 人。进士出身,曾任江宁 (今南京) 等地知县。中年辞官后定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名随园。论诗主张抒写性情,首倡性灵说,影响颇大。这首诗是作者拜谒岳飞墓所写的七言绝句十五首中的第十首,原题为 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岳王即岳飞,他是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屡败金兵,战功卓著; 因坚持抗敌,反对和议,为秦桧所陷害; 其墓在杭州西湖边的栖霞岭下,俗称岳坟,亦称鄂王坟。对这位历代景仰的民族英雄,诗人们写下了无数颂歌,清人袁枚的这首七绝,便是其中以构思新巧、感情深厚而为人传诵的一首。
诗的前联“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这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发议论: 再美好的江河山川也得要豪士伟人扶助,人杰则地灵,虎威则山雄。 丹青, 即丹砂和青雘, 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石; 后泛指绘画用的颜色,亦称绘画为丹青。此句谓英雄的精神融化入丹青,遂成了永垂不朽的画图。这画图与多娇江山的画图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一宏议,为后联赞扬岳飞、于谦以光辉业绩为西湖添彩,作了很好的铺垫。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于指于谦,明代钱塘人,也是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斗争中,立下不朽功勋的民族英雄,死后葬在西湖边。岳飞官至少保,于谦也封过少保,两人的墓又同在西湖,故称“双少保”。一个是南宋抗敌英雄,一个是明朝爱国忠良,两人相隔近四百年,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都是名垂竹帛的风流人物。西湖畔的青山有幸,埋葬着英雄们的忠骨,英雄们的英名为湖山增光。末句谓因为有双少保长眠于西子湖畔,所以人们才看重西湖。这里的“始觉”,带有夸张的色彩; 意思是西湖以前一点也不为人所重,正因为双少保、特别是岳飞的英名,人们才由此而推崇西湖。若改“始觉”为“倍觉”,加倍地觉得,意思也通; 但这只是说在原来重视的基础上,现在加倍地重视,这在感情的程度上显然不如“始觉”强烈、深厚!
这首短小的绝句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含蓄蕴藉。诗人将拜谒岳王墓时所激发出来的由衷的仰慕之情,包涵在明白率直的诗句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英雄不尽的赞扬! 此外,在写法上作者是江山、伟人并赞,以江山来烘托伟人。在多娇江山、如画西湖的背景上,抒发了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景仰之情。这种感情,不只是作者个人的,也涵盖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英雄的景仰之情; 因而诗虽短小,却具有感发人心的力量!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人之气质,互有胜劣,动静敏迟,刚柔俭博,交相为胜.忌其相胜,则取近己之偏者而与友,近
《人之气质,互有胜劣,动静敏迟,刚柔俭博,交相为胜。忌其相胜,则取近己之偏者而与友,近己之偏则固不如己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什
《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
-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
胡铨 绍兴八年十一月日 (1) ,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官臣胡铨 (2) ,谨斋沐裁书 (3) ,昧死百拜献于皇帝陛下 (4) : 臣谨案: 王伦本一狎邪小人 (5) ,市井无赖 (6) ,顷缘宰相无识
-
仗忠孝以立身,资信义而为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仗忠孝以立身,资信义而为国。》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念别感时节,早蛩闻一声。风帘夜凉入,露簟秋意生。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暗凝无限思,起傍药阑行。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①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辛渐:诗人的朋 友。
-
《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出自哪里,什么
勤学类名言赏析《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摽有梅 作者: 李志慧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