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跋文与可墨竹》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苏轼文集
文同字与可,苏东坡的从表兄,善画墨竹,自开一派,为东坡所师法。此跋作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时两人都在京师供职,常相过从,关系密切。东坡尝言:“予平生好与与可剧谈大噱。”(跋文与可论草书后)故此篇所写,既见了解之深,兼有谐谑之趣。
文与可画墨竹,为什么起先大画特画,任人争夺持去亦不甚惜,后来却又坚决不肯再画,“惜‘墨’如金”呢?这事当时许多人都晓得。东坡的父亲苏洵就已揭开了其中秘密,他在与可许惠所画舒景以诗督之中写道:“昼 行书空夜画被,方其得意犹若痴。纷纭落纸不自惜,坐客争夺相漫欺。贵家满前谢不与,独许见赠怜我衰。我当枕簟卧其下,暮续膏火朝忘炊。”原来与可是不肯为“贵人”作画。执此以解东坡此篇中所称“人”啊“人”的,便可恍然。听文与可自己的解释,说是早先修养不够,遇不如意事脾气无处可发,借画竹宣泄一通,这是“病”;现在“病”好了,墨竹也就不画了。也颇能自圆其说。他不提辍画是为避贵人求索,盖此等事不宜自己说穿,心照便可。东坡偏不信他的,说你的病还没有好,还要发的,发时还要画的,画时我就偷偷地抢了过来。看他父子俩,一个在软讨,一个要硬抢,爱文与可的墨竹,也是到了“犹若痴”的地步了;又以“发病”作隐语,指与可的画竹和自己的酷爱其墨竹,读了都是大可发笑的。此本文人雅事也,而耍无赖一至于此,如果不是他们亲厚无间,言语无禁,我们哪会看得到如此妙文?
与可得读此跋文,也一定会呵呵大笑的吧。他是很欢迎东坡在他的墨竹上题写的。苏诗题文与可墨竹小序云:“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殁后八年,东坡始还朝,见此画,为赋一诗,有句云:“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知音古难合,奄忽(死亡)不少待。”对比当年戏语之时,何堪回首!
-
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衰发只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便従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② ,中心摇摇 ③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
-
音乐是佛教宣传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佛经宣导主要以梵叹赞颂使信众产生音乐审美快感,进而收到感化人心的宗教效果。 佛教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在印度创立,约在东汉明帝年间传入中国。一方面,以其较成熟完善的
-
慢词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词。唐五代时已有慢词,敦煌琵琶谱中也有慢曲子。至北宋柳永创制了大量慢词,以后词家竞相制作,慢词遂盛极一时,与小令双峰并峙。其中有的慢词确是小令的扩展,如《雨中花》有五十字体,《雨中
-
作者: 〔美国〕马丁·路德·金 【原文】: 一百年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竞答串词,内容包括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主持词,谁知道诗歌知识竞赛串词,谁知道诗歌知识竞赛串词。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有的写
-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晚会节目,内容包括赏读古诗词的电视节目,赏读古诗词的电视节目,有一个大学生古诗词的比赛节目。1.河北卫视《中国好诗词》2.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3.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节目简介:1.《中华好诗词》是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
-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校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旧约·士师记》第19—21章 当以色列中没有王的时候,有住以法莲山地那边的一个利未人娶了一个犹大伯利恒的女子为妾。妾行淫离开丈夫,回到伯利恒父家,在那里住了4个月。他丈夫带着一个仆人骑着两匹驴子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