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丁鹤年《樊口隐居》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丁鹤年《樊口隐居》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丁鹤年

樊口隐居

万里云霄敛翼回,挂冠高卧大江隈。

春深门巷先生柳,雪后园林处士梅。

翠拥樊山邀杖屦,绿浮汉水映樽罍。

谁能领取坡仙鹤,月下吹箫共往来。

作者简介丁鹤年(1335—1424年),字永庚,号友鹤山人。回族,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人。丁鹤年出身官宦,父职马禄丁官至武昌达鲁花赤。丁鹤年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十七岁即因精通诗书礼而负盛名。元末明初,为躲避“反色目人”风潮,丁鹤年浪迹江湖,以教书、卖药为生。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才回到武昌,后隐居曾祖父阿老丁墓旁,研究“天方之法”(即伊斯兰教义)。曾自编海棠集,后人集为丁孝子集,收诗346首、铭5篇。

题解樊口隐居一诗作者原注有“为武昌李均玉作”,可知此诗是赠给归隐樊口的李均玉其人的。樊口,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樊口镇,因当樊水入长江之口而得名。

简析这首诗描绘李均玉归隐之地优美静谧的自然环境,赞赏其闲逸自由,自得其乐的归隐生活,表现了历经颠簸流离生涯的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诗中大量运用了与鄂州历史文化有关的名人典故,展开想象与联想,使之文采斐然,内容更加深远丰富。

猜你喜欢
  • 《重耳出亡》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左传》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1) ,晋人伐诸蒲城 (2)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3) ,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 (4)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 (5) 。从

  • 白居易《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全诗赏析

    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

  • 苏轼《和陶东方有一士》全诗鉴赏

    瓶居本近危,甑坠不知完。梦求亡楚弓,笑解适越冠。忽然返自照,识我本来颜。归路在脚底,殽潼失重关。屡从渊明游,云山出毫端。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弹。岂惟舞独鹤,便可摄飞鸾。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阙寒。

  • 《防有鹊巢》情诗三百首赏析

    防有鹊巢 作者: 梁化日 【本书体例】

  • 哲理诗《红烛》原文和鉴赏

    《红烛》是一首哲理诗,作者以红烛的燃烧来抒发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短短几行诗句中,传达了深刻哲思。红烛象征人的一生,短暂而有限,但却可以燃烧出耀眼的光芒。同时,红烛也提醒人们珍惜时间,追求真、善、美,以光明和热情照亮人生。红烛的燃烧过程,正如人生的历程,灰烬也有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诗中的比喻手法和哲理思想,深入阐释了《红烛》的内涵。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简练,却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使人深思生命的价值和追求的方向。

  • 李白《赠参寥子》全诗赏析

    白鹤飞天书,南荆访高士。五云在岘山,果得参寥子。肮脏辞故园,昂藏入君门。天子分玉帛,百官接话言。毫墨时洒落,探玄有奇作。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余亦去金马,藤萝同所欢。相思在何

  • 白居易《家酿新熟每尝辄醉妻侄等劝令少饮因成长句以》全诗赏析

    君应怪我朝朝饮,不说向君君不知。身上幸无疼痛处,瓮头正是撇尝时。刘妻劝谏夫休醉,王侄分疏叔不痴。六十三翁头雪白,假如醒黠欲何为?

  • 形容园丁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园丁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园丁的古诗,描写“园丁”的诗句,形容园丁的诗词。春蚕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人们生动

  • 白居易《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全诗赏析

    微之谪去千余里,太白无来十一年。今日见名如见面,尘埃壁上破窗前。

  • 照应的写作手法

    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 照应是和伏笔(或称交代)联系在一起的。说话要有头有尾,前面说过一句话,如果它有重要的意义,又不能马上说清,那就要在后边一个适当的地方照应一下,否则,前面那一句就落了空。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