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泰卦》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泰卦》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下乾上坤)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无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注释〕  泰:通,表示天地之气、阴阳之气相通。  小:指的是坤阴,即此卦之上卦或外卦(即泰卦上面三根爻构成的卦象)。大:指的是乾阳,即此卦之下卦或内卦(即泰卦下面三根爻构成的卦象)。小往大来:阴本来在下,由下而上,故曰“往”;阳本来在上,由上而下,故曰“来”。小往大来有阴阳相遇、相交、相通之象。  内:指泰卦下面三根阳爻构成的内卦,是为乾卦。外:指泰卦上面三根阴爻构成的外卦,是为坤卦。  后:君主。财:借为“裁”,剪裁。财成:以适当的举措来实现。  辅相:辅助。天地之宜:天地山川适时出现或产生的事物。  左右:支配。  茅:茅草。茹:茅根。以:及。汇:同类。茅草及其同类是危害庄稼生长的杂草,这里比喻为危害国家生存的势力。  志在外:志在征讨外邦。  包:借为瓠,即今之葫芦。荒:又空又大。  冯(píng)河:浮水渡河,这里是说将大葫芦缚于腰间渡河。  遐(xiá):远。遗:遗弃。  朋亡:汉帛书周易作“弗忘”,古代“亡”、“忘”通用,因此“弗忘”可以解为朋友未死,也可解为不忘记。  得尚:得到奖赏。中行:途中。一说“中行”为人名。  以光大:(得到奖赏)是因为帮助朋友渡河的行为表现了崇高的品质。  陂(bēi):倾斜的坡。  复:返回。  咎(jiù):凶。  恤:忧虑,担心。孚:诚信,一说即“俘”字,俘虏。  天地际:天地之法则。  翩翩:鸟疾飞的样子,形容人的游荡。  戒:戒备。孚:这里意为被掠夺。  实:财物。失实:失去财物。  不戒以孚:象传把这句爻辞解读为“不以诚信给以告戒”。  中心:内心。愿:借为“傆”,狡猾之义。  帝乙:殷代君主,名乙,纣王之父。归:嫁。妹:少女。以:因而。祉:福。帝乙嫁女于周文王,周邦因而得福。  中:正。愿:愿望。  复:同“覆”,倾倒。隍:城下沟,即护城河。  用师:用兵。  告命:请命。  吝:难。  命:用兵的命令。

〔鉴赏〕 泰卦是周易的第十一卦,在六十四卦中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从卦象来看,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两个三爻卦构成的,即由下乾和上坤构成。我们知道,乾卦代表天,代表支配的方面,如君、父、夫;而坤代表地,代表被支配的方面,如臣、子、妻。在传统观念中,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如果按照上下的次序排列,则应当是君上臣下,父上子下,夫上妻下。但是有趣的是,在泰卦中这种位置完全颠倒过来了。阳上阴下变成了阳下阴上,人们可以把这种卦象理解为表示臣上君下,子上父下,妻上夫下。

当然,卦象排列有它自己的法则和规律,六根爻有六十四种排列方法,因而出现六十四卦。如果完全按照符号的排列法则,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卦象:即下面三根爻全为阳,上面三根爻全为阴,这是不足为奇的。不过根据传统观念,似乎应当给这样的卦象下一条否定性的、或不吉利的断语。然而,真正令人惊讶的是,易经竟然给这一卦象肯定性的、吉祥的卦名“泰”,因为“泰”字常常同“太平”、“至高无上”、“至尊”等义相联系。卦辞也说是“吉,亨”。其爻辞大都言吉利。可见泰卦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挑战。尽管周易并没有提出要彻底地颠覆现存的尊卑等级秩序,但是它不把这种秩序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视为动态的。

从卦、爻辞所表达的意义来看,泰卦可以说是在中国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表述了对立统一和物极必反的法则。虽然在周易和中国其他古籍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古代第一次以最明确、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这一世界最普遍的法则是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二句话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相反相成。平与斜坡(陂)本来是相反的地形,往与返(复)也是相反方向的行走,但是易经把这些互相排斥的方面统一起来了。“无平不陂”可以理解为无论多么平坦的一块地区总是会有或高或低的地段存在,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平坦、没有任何高低起伏的地形。而“无往不复”可以解释为一次旅行,不可能只有“往”而没有“返”,也不可能只有“返”而没有“往”。因此没有“往”就没有“复”,没有“复”也就没有“往”。其二是事物向其相反的方向变化,即物极必反。一块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土地延续一段地区以后,总是会出现斜坡,变得不平坦,反之亦然。出行抵达目的地以后就要朝相反的方向走,返回。

这里“无……不……”的句型既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同时也是着重指明没有例外,说明事物的这种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的这种趋势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因此“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不是随意选择的卜辞,这句爻辞所举的事例虽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事例,却是一种哲学思维的表达形式。它也不是一般地表达生活哲理的格言,联系到泰卦的卦象,可以看到易经明显地赋予这句话的内容以世界普遍法则的意义。它与卦辞的意义完全一致。“小往大来”所描述的泰卦中,“小”与“大”这两个对立面、“往”与“来”这一对矛盾都统一于一个完整的卦象中。可见泰卦揭示了对立统一法则的三个基本点,第一,一个统一的事物或过程存在两个相反的方面;第二,对立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第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乾卦的爻辞只描绘一个事物,即龙,与此不同,泰卦的爻辞讲到了几件事,它们虽不相关,但是细加分析,也都与“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相通。它们都表明事物的状况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会向着与其原来状况相反的方向变化,或是向好,或是变坏,关键在于人们自己的主观努力。“初九:拔茅茹,以其汇”,是说现在敌人气焰嚣张,构成了威胁,但是就像把茅草连根拔去庄稼就会茁壮成长一样,只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不怕牺牲,英勇作战,把敌人彻底消灭掉,天下也就太平了。“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这是说渡过大河很危险,本是件让人担忧的事情,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关心别人的安危,帮助朋友渡河,最终不仅化险为夷,而且还得到奖赏。“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则是讲相反的情况,一户人家本来富裕,但后来骄奢淫逸,无所事事,自然也无所用心,最后被邻居掠夺,走向没落。“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这里所喻示的是,当原来是人们安全的依靠(城墙)现在垮掉了,表明内部出了问题,事态将要严重恶化,因此必须十分谨慎,绝对不可冒险向外扩张,要兢兢业业,整顿内部,逐步转变局势。所有这些爻辞如果只是从字面上去把握,其意义就显得十分肤浅,甚至会完全当作卜辞看待。但是如果把它们同“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中的道理联系起来思索,我们就能通过它们逐步领会周易的出神入化的智慧。

猜你喜欢
  • 《【双调】夜行船·秋思》注释和全文翻译

    元·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

  • 晏子使楚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晏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他曾被齐国派去向楚国传达齐国的意愿。这篇文章通过晏子手书的名篇《晏子使楚》来展示他的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能力。这篇文章能让读者对晏子的才智和口才有更深的了解,并欣赏到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楚国人民的赞赏。

  • 杜甫《夜闻觱篥》全诗赏析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 《萚兮》原文与鉴赏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

  • 躬履节俭,侧身行仁,食不二味,衣无异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躬履节俭,侧身行仁,食不二味,衣无异采。》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新时代奋斗者

    【4878】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新时代奋斗者(任仲文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万字,2020年1月第1版,38元)△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习

  • 以慎为键,以忍为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以慎为键,以忍为阍。》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永遇乐·阁雪云低赏析》

    此词应与《江南好·行锦归来》词作于同时,即1242年(淳祐二年)、1243年(淳祐三年)间。是时梦窗尚在苏州。    “阁雪”三句,未探梅先言天气。“阁”,搁也,引申为停止。此言室外纷纷扬扬的雪花虽然已经停住,但是冻云层层却压得使人几乎

  • 自己的书房

    自己的书房此刻,一个人听着音乐敲着字。外面下着小雨,天气有点冷了。没有阳光的午后,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伍尔芙说,女人要有一间自己

  • 《观猎篇(并序)赏析》

    【注释】:(王将军邀予观猎,时积雨初霁,飞走者避匿。予从将军诸骑士牵狗出太平门,抵海宁沙上。顷刻驰百余里,不见一雉兔而还。乃割所携鲜,饮月唐寺中。)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