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见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注释与译文
【名句】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见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
[注释与译文]鉴,镜子,古代以铜为镜。兴替,兴废。几句的意思是: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这是唐太宗痛惜魏征之死而说的一番话,形象地说明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和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魏征传
-
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坐移丞相阁,春入广陵城。红旆拥双节,白须无一茎。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阃外君弥重,樽前我亦荣。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元和初,牛相公应制策登第三等,予为翰林考核官。]
-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
-
[原文](节选) 人无勇怯篇 经曰: 勇怯有性,强弱有地。秦人劲,晋人刚,吴人怯,蜀人懦,齐人多诈,越人浇薄,海岱之人壮,崆峒之人武,燕赵之人锐,汧陇之人勇,韩魏之人厚。地势所生,人气所受,勇怯然也。
-
文章一定要有注解,尤其是世界要人的文章。有些文学家自己做的文章还要自己来注释,觉得很麻烦。至于世界要人就不然,他们有的是秘书,或是私淑弟子,替他们来做注释的工作。然而另外有一种文章,却是注释不得的。
-
《读书杂志》是中国古代校勘与训诂著作。王念孙(见“广雅疏证”)撰,约成书于罢官家居的晚年时代,即道咸年间。主要版本有道光十二年其子王引之家刻本、同治庚午 (1870) 金陵书局重刊本。 本书共82卷,
-
明·杨慎2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
-
宋·姚熔1淮北蜂毒,尾能杀人2;江南蟹雄3,螯堪敌虎4。然取蜂儿者不论斗5,而捕蟹者未闻
-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出处】唐温庭筠《 瑶瑟怨 》。 【意思】潇湘: 潇水、湘水,这里泛指湖南地区。十二楼: 本指神仙居住之地,这里指少妇华贵的居室。句意: 鸿雁叫着飞过潇湘,渐
-
【生卒】:1866—1954【介绍】: 西班牙戏剧家,“九八年一代”重要作家,1922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生于马德里一个著名的儿科医生家庭
-
岑参《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戎马倥偬,转战沙漠(碛,读qi,沙漠)中的边塞生活。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