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籍名著《读书杂志》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籍名著《读书杂志》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读书杂志是中国古代校勘与训诂著作。王念孙(见“广雅疏证”)撰,约成书于罢官家居的晚年时代,即道咸年间。主要版本有道光十二年其子王引之家刻本、同治庚午 (1870) 金陵书局重刊本。
本书共82卷,其中包括逸周书杂志4卷、战国策杂志3卷、史记杂志6卷、汉书杂志16卷、管子杂志6卷、晏子春秋杂志2卷、墨子杂志6卷、荀子杂志8卷补遗1卷、淮南内篇杂志22卷 补遗1卷、汉隶拾遗1卷。全书篇帙较重,内容丰富,是王氏一生读书的心得杂记,主要目的在于纠正原书和后世训诂之误,其中有句读、校勘、解释词语之义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博大精深,往往一字之释,博及万卷,使许多千年悬案与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且成为铁案。如 战国策·赵策有一段文字说: “太后明谓左右: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本书 战国策杂志卷二 “触詟、揖之”条考辨道: “吴曰: ‘触詟,姚云一本无言字,史亦作龙。案: 说苑(敬慎篇):……人名或有同者,此当从詟以别之。’念孙案:吴说非也。此策及赵世家皆作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今本 ‘龙言’二字误合为 ‘詟’耳。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 ‘言’字,则文义不明。据姚云 ‘一本无言字’,则姚本有 ‘言’ 字明矣。而今刻姚本亦无言字,则后人依鲍本改之也。汉书 ·古今人表正作 ‘左师触龙’。又 荀子 ·议兵篇注曰:‘战国策赵有左师触龙。’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此策曰: ‘左师触龙言愿见’,皆其明证矣。又荀子·臣道篇曰: ‘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有 ‘临辕夷侯戚触龙’。惠景间侯者表有 ‘山都敬侯王触龙’是古人多以 ‘触龙’为名,未有名 ‘触詟’ 者。‘太后盛气而揖之’,吴曰:‘揖之,史云: 胥之,当是。’ 念孙案: 吴说是也。集解曰: ‘胥,犹须也。’御览引此策作 ‘盛气而须之’隶书 ‘胥’字作 ‘’, 因讹而为 ‘咠’,后人又加手旁耳。下文言 ‘入而徐趋’,则此时触龙尚未入,太后无缘揖之也。”“詟”、“揖”二字可谓是几千年来训诂、校勘学上的一大疑案,王氏引征多种典籍例证,结合版本校勘,以内证、外证、推理等多种方法,证明了“詟”即是 “龙言”二字之误合; “揖”则是“胥”字隶讹加旁而误写。其结论凿凿有据,令人信服。尤其是应该提起的是,时过一百五十年之后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触龙愿见太后”章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大(太)后盛气而胥之。”由此可见,本书在考证版本源流、校勘典籍讹误方面的可靠、精湛程度。
由于本书在校勘、训诂方面结论的权威性,王氏之后,许多清代训诂学者皆精研其书,王引之、俞樾等人的有关经典校勘训诂之作,皆是深受其影响而成。现代的读者与研究者也往往借助本书作读通先秦典籍的津梁。
猜你喜欢
  • 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名句】风仪 ① 与秋月齐明,音徽 ② 与春云等 ③ 润 ④ 。 【注释】①风仪:风度仪表。②音徽:即徽音,犹“德音”。③等:等同。④润:滋润,丰满。 【释义】风度仪表与秋季的月亮一样明亮,操守德行与

  • 唐朝《血色阳光》

    一海风的世界很大吗?海风的情海很深吗?也许是,也许他的一切才刚刚开始。那一天的晌午,栀子花落了满地,而死亡的气息,也是如此芬芳,萦

  • 李白《送梁四归东平》全诗赏析

    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赏析》

    这首词步宋代苏轼《赤壁怀古》词韵而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借助对“六朝形胜”及其历史遗迹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吊古伤怀的情感。同时指出,是由于战争,才破坏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全词抚今追昔,格调苍凉,以一组富有悲剧意味

  • 王维《白鹦鹉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王维 【原文】: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

  • 《都人士》原文与鉴赏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 北京中考古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北京中考古诗词有哪些,内容包括北京市初中语文都有什么古诗,北京中考必背古文都有那些,中考必背古诗文北京。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

  • 《烝民》情诗三百首赏析

    烝民 作者: 刘瑞明 【本书体例】

  • 柳永《其三(柳枝)》全诗鉴赏

    黄金万缕风牵细。寒食初头春有味。[歹带]烟尤雨索春饶,一日三眠夸得意。章街隋岸欢游地。高拂楼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 古代名句“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注释与译文

    【名句】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注释与译文]从,任意。度,通“渡”,越过,这里指传授。金针,相传古时有个郑采娘,农历七月七日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枚黄金针。这两句的意思是:绣出来的鸳鸯可以任意让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