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荒》原文|翻译|赏析
明·杨慎2
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问:“稻收若干?”曰:“二分。”官曰:“有七分年岁3,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曰:“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1本文选自丹铅杂录。告荒:向官府报告灾荒。2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著名学者。有升庵集。3年岁:年成,收成。
【析点】 这则故事可笑之处有二:一是年景到底荒不荒;二是“某”活的时间到底有多长。
关于年景的计算,好年景是十分收成,二三分收成应属于荒年。这是从庄稼收成整体上看。若分单项说,麦子三分、棉花二分、稻子二分,这整体上仍然是二三分年景。这位“官员”却把它们合起来算七分年景。假如再问两项,如说玉米二分、大豆二分,与前相加就成为十一分年景,比丰收还要丰收了。所以这位“官员”说“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这位“官员”不是别有用心便是糊涂,总之是不关心民瘼的官僚。
对于“官员”的胡说,“告荒者”自然感到气愤,所以他说“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他“一百几十”的算法也是模仿官员的算法:“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
“告荒者”用官员的逻辑做出一个荒谬的计算,结果弄得“哄堂大笑”。读者由“告荒者”说法的可笑自然透视出那位“官员”说法的可笑。其实,“告荒者”心里明白,而那位官员却真正是地道的糊涂虫。对于“告荒者”的机智,人们也会报以会心的一笑。
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归谬法”与“类比法”运用得巧妙,可以收到奇妙的效果。
-
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
均输法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收、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的政策。原先西汉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往来烦难,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而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均输法这项
-
原题:二月十一日夜风月甚佳过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下因遣家信凄然不成一字赋此以寄闺人
-
第一次煮雪烹茶,是在看《红楼梦》的时候,那日恰恰下着一场大雪。开窗,看到漫天的飞雪、一地的积雪,我放下书卷,跑进了雪地,掬起一捧雪
-
【3545】梁家河(《梁家河》编写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0 2万字,2018年5月第1版,36元)。△四部分:①树高千尺忘不了根;②窑洞里长满了
-
孙臣止魏安釐王割地 华阳之战,魏不胜秦。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
-
[元]宋方壶短命的偏逢薄幸,老成的偏遇真成,无情的休想遇多情。懵懂的怜瞌睡,鹘伶的惜
-
鲁惠公与原配夫人没有生儿子,只是和内宫的一个妃子生了儿子息。待息长大后,为他找了个宋国的女子。但等到将宋女接到鲁国,鲁惠公看到宋女长的楚楚动人,就把她夺过来做了自己的少夫人,并生了儿子允,将允立为太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回忆儿童的诗句,内容包括对儿时回忆的诗句,形容儿时回忆的诗句,关于“忆童年”的古诗词?。1.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 《牧童》 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
-
《菊花·菊花》咏菊花诗鉴赏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