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之王粲·七哀诗《其一》全译、翻译和译文
王粲·七哀诗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2。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3。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4。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5。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6。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7。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8。
【注释】
1.七哀:魏晋乐府的一种诗题。“七”是言其哀之多,非定数。
2.西京:指长安。乱无象:乱得不成样子。豺虎:指董卓部下郭汜等人。患:祸难。
3.复弃:王粲原来居住在洛阳,因董卓之乱,迁居长安,这时又离长安逃难,所以说“复弃”。中国:中原。委身:托身。适:往。荆蛮:此处指荆州。
4.追攀:追着,拉着,形容依依不舍。
5.白骨蔽平原:形容战乱死人之多。
6.顾:回头看。号泣声:弃儿的哭叫声。
7.灞陵:汉文帝墓,在长安东南。岸:高地。
8.悟:领悟。下泉:指诗经·曹风·下泉篇,内容是曹国人思治,希望出现一个贤圣的君王。下泉人:指下泉一诗的作者。喟然:叹息貌。
今译
西京长安,早已乱得无法无天,
豺虎般的叛贼正在制造祸患。
我又一次离开故土中原,
避难到那南国荆蛮。
亲戚们忍不住悲伤饮泣,
朋友们恋恋不舍拉住我的车辕。
一路所行,什么也看不见,
只见一片茫茫白骨,遮蔽了大地平原。
路边有一个饥饿的妇人,
抱着他的儿子,
弃置在杂草中间。
回首听听孩子的哭泣声,
她挥泪如雨,却不回返:
“我自己还不知身死何处,
又怎能母子两全?”
我挥动马鞭,驱马快行,
再也不忍听此语言。
往南走,登上文帝墓地灞陵高处,
回首再次告别帝京长安。
我感悟到写那首企盼贤君的下泉诗篇
的深涵,
不禁发出一声深深的长叹。
-
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
-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八首古诗词(《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8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八首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8首),初三语文下册书课后八首诗,鲁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古诗词有哪8首。⑴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⑵ 月下独酌李白
-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约
-
最近重读《红高粱》,觉得莫言笔下的“我奶奶”在那个战乱干瘪的年代里,依旧鲜活丰满。我也想起“我奶奶”。确切地说,是想起“我奶奶们”
-
陆机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陆机是西晋著名文人和政治活动家。他出身于三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里的春的含义,内容包括各诗句中“春”字的含义,诗中的春.桃花.夜分别有什么含义,各诗句中“春”字的含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
-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馀薰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
苏轼 登州下临大海,目力所及,沙门、鼍矶、牵牛、大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最近,兀然焦枯。其余皆紫翠绝,出没涛中。真神仙所宅也。上生石芝、草木皆奇玮,多不识名者。又多美石,五采斑斓,或作金色。 熙宁己酉
-
许浑《晚登龙门驿驿楼》 许浑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龙门,位于河南省九朝古都洛阳市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