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千叶桃花》全诗原文鉴赏
杨凭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千叶桃,桃之一种,又名碧桃,重瓣,不结果实。
一般咏物诗词,多要描写花草的外貌特征。而此诗却一反常规,并无一句触及花之容色韵姿。开头一句“千叶桃花胜百花”,便突兀而起,大有压倒众芳之势。与其说是一句诗,还不如说是一句花的判词。千叶桃花何以胜得百花,此判词又自何而来,平平常常一句话,却攫住了读者的心魂。此即所谓开门见山,平地挐人的手段。
“孤荣春晚驻年华”,便是首句“胜百花”的注脚。春光熙微,百花盛开,东风骀荡,游人心醉,自是一番景致。然而一旦东君无力,众芳摇落,却难免让多情仕女怜惜落红,黯然神伤。在这凄凄惨惨的景象中,唯有千叶桃一枝独秀,留住了春光韶华,复苏了伤情人儿的春心爱意,为人世间的幸福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所以说她“胜百花”毫不过分,回头再看第一句,便觉得格外有力。作者至此,已勾勒出了千叶桃花的特征,但仍嫌不够,于是又加烘托:“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这里用了陶潜桃花源记事。避俗的秦人住进了世外桃源,此处“河源”即指桃花源。自然世间的桃花比不得桃源仙境的桃花。可是这千叶桃花,不仅胜过世间“百花”,纵然是仙境里的桃花也比她不得。不信,你就让“避俗秦人”见了这“千叶桃花”,他肯定会向他桃花源的老朋友去夸的。为什么夸?自然是好看,没见过。怎么夸?夸什么?必定会给读者留下余地去回味咀嚼。
这首绝句,中心在“胜百花”三字。“百花”既包括人间众芳,还含盖了世外桃花。尤其是末二句,不但用典恰切,天衣无缝,又且似天外飞来之笔,烘云托月,出神入化。如此咏花,妙不可言。
-
春 干戈未息又更春,回首蓬山欲断魂。 芳草天涯徒怅望,潜蛟无计可腾云。诗词类别:即事感怀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相关
-
母亲的粽子又到了粽子飘香的五月。母亲的厨房又忙碌起来了。提前浸透了水的粽叶,宽宽长长的叶子,有新添的,也有往年留下的。早些时候,一
-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象鼻山彩云深处是家乡,虽贬红尘乐未央。 饮尽千盅嫌日短,夜衔明月照漓江。 诗词类别:写景抒情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马岱
-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注释】 选自唐·韩愈《杂说·四》。 才美:才能美质。 外见,向外显现出来。见,同“现”。 且:或,也许。 欲与常马等:希望和普通马一样,达到普通马的水平。欲,要求。常马,普通的马。等,相同。 不可得
-
清·李渔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
-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鸟兽鱼虫·蝴蝶”类的诗句。 林间彩蝶双
-
《立政》传为周公所作。是他为成王而写的诰词。周武王逝世后周公摄政。成王亲政后,周公担心他年轻缺少治国经验,又懈怠荒废政务,所以作此文加以告诫。
-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① 芳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② 嘉会难再遇,欢
-
【生卒】:1895—1925【介绍】: 俄苏著名抒情诗人,意象派*在苏联的有影响的作家。生于梁赞州康斯坦丁诺沃村(现名叶赛宁诺村)的一个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