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综《悲落叶》
悲落叶 萧综 悲落叶,联翩下重叠, 重叠落且飞,从横去不归。 长枝交荫昔何密,黄鸟关关动相失。 夕蕊杂凝露,朝花翻乱日。 乱春日,起春风, 春风春日此时同,一霜两霜犹可当。 五晨六旦已飒黄,乍逐惊风举,高下任飘飏。 悲落叶,落叶何时还? 夙昔共根本,无复一相关。 各随灰土去,高枝难重攀。
萧综母亲为齐东昏侯萧宝卷宠妃吴景晖,齐灭,为梁武帝萧衍所得,不久生萧综,宫中多有怀疑。后来,萧综私发东昏侯墓,滴血认亲,自认是东昏侯的遗腹子。从此以后,萧综视梁为仇,常怀异心,专伺时变,郁郁不得志“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萧综于萧萧秋风之中,以落叶为喻,“以申其志”(梁书·豫章王综传),写下了这首悲落叶。
诗的开端写了秋气袭来,落叶联翩而下,层层叠叠;忽又卷起,到处飘零。这无根无柢,随风飘散的落叶,成为没落者命运的象征。从作者的处境来说,正是齐梁易代之际齐朝统治集团覆亡的写照。梁武帝萧衍代齐的过程中,齐东昏侯萧宝卷死于非命,齐和帝萧宝融为巴陵王。齐湘东王萧宝晊及其弟宝览、宝宏,邵陵王宝攸,晋熙王宝嵩,桂阳王宝贞,均遭杀戮。鄱阳王萧宝寅北奔至魏。凡此种种,岂不是肃杀秋气中纷纷凋零的落叶。今日的落叶,昔日的浓荫,于是回顾往昔,“长枝交荫昔何密,黄鸟关关动相失。”密密的枝叶,交相覆盖;吱吱喳喳鸣叫的黄鸟掩映其间。进而由叶及花,春风骀荡,春光融融,夕蕊凝露欲滴,朝花辉耀春阳,叶绿花红,欣欣向荣。这是以往昔之盛反衬今日雕零之衰,叶落之悲,逼进一层。这里的寓意是回顾南齐,也曾有过兴旺发达的美好时光。
终于秋霜降临,“一霜两霜犹可当,五晨六旦已飒黄”鲜花与绿叶,一道雕零枯黄。这意味着萧衍运用种种谋划。灭了齐朝,建立梁代。“五晨六旦”说明并非朝夕之间,而是有一个过程的。南齐七帝,首尾二十四年,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残杀,几乎没有宁静的时刻,它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所谓“长枝交荫昔何密”的盛况,不过是作者的想象,是与它终于灭亡的情景比较而言的。在落叶纷纷之中,“乍逐惊风举,高下任飘飏”则不同于前面所悲的落叶群体,而是描摹一片落叶,更切近于作者的自况。惊风突起,落叶飘飏,似为萧梁代齐,造成了作者失去继承君位的离奇身世的观照。“夙昔共根本”,枝叶相连,现在四散飘零,落叶随灰土;所有的南齐皇族子弟,再也不可复归金枝,恢复玉叶的地位了。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寄之于落叶来表达。
这首诗运用顶真的修辞方式,如“联翩下重叠,重叠落且飞”“悲落叶,落叶何时还”等。全诗句式长短错落,婉转流动,具有民歌风味。它的艺术表达方式有力地加强了全诗思绪起伏、悲痛绵延的感情色彩。
-
九龠集 明万历刊本《九龠集》 序书影 明万历刊本《九龠集》 正文书影 明代别集。十卷,别集四卷。题“华亭宋懋澄幼清甫著,友人姚用晦甫校”。作者宋懋澄(1569—1622),字幼清,号稚源,一作自源,松
-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 ① 。其家皆智其子 ② ,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 【注释】 ①亡: 失, 被盗。②智: 作动词, “以…
-
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相鸣不及鸟,相乐喜关人。日守朱丝直,年催华发新。淮阳只有卧,持此度芳辰。
-
眼看着天黑透了,秀兰才进了大国在苇塘边的小屋。大国抱住秀兰就想啃,秀兰用力推开大国,急三火四地找我有啥事?当然是好事了!大国有些神
-
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行入七叶堂,烦暑随步失。檐雨稍霏微,窗风正萧瑟。清宵一觉睡,可以销百疾。
-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中优美好
-
【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出宋代柳永《凤栖梧》词。我衣带渐渐宽松,身体越来越瘦削了,但我心里并不后悔;为了她,面容憔悴是值得的。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对所爱者的深切思恋之情。后常用来比喻为了
-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 〔2〕 :无恙 〔3〕 ,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 〔4〕 ,才为出世 〔5〕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6〕 。昔因机变化 〔7〕 ,遭遇明主 〔8〕 ;立功展事 〔9〕 ,
-
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