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猜你喜欢
  • 《田家词·唐·元稹》原文与赏析

    唐·元稹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

  • 重禁贪吏,而轻奢靡之法,此所谓禁其末而弛其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重禁贪吏,而轻奢靡之法,此所谓禁其末而弛其本。》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国学名句“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出处和解释

    【名句】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 语出唐代卢仝《叹昨日》诗之一。昨天已经逝去,不可追回;今天又是很短暂的时间,一会儿就完。两句诗慨叹时不我待。

  • 王维《终南山》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本书卷一《竹

  •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赏析

    点击进入: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杂文中的名篇,它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坟》。 鲁迅在这篇杂文里,表现了他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和

  • 《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年代】:唐 【内容】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阅读答案附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此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

  •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全诗赏析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作品赏析【注解】:1、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2、尊:酒杯。【韵译】: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

  • 经典的英语美文(精选22篇)

    有些经典的英语美文值得我们一生去细细品位,每次都能有不同的感悟,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生必读英文经典美文,希望大家会喜欢这些英语美文!  经典的英语美文 篇1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But all sunshine without shade, all pleasure without pain, is not life at all.T

  • 涅槃境界

    通过佛教指出的解脱之路,经过自己的觉悟和修炼,就可以达到超出尘世的理想境界,即涅槃。涅槃即四圣谛之中的灭谛。涅槃的意义是寂灭,即通过修炼消除了苦因,通过消除苦因而进入寂灭的状态。涅槃是一种消除人与万物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