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上片忆旧。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 “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旬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清文·黄宗羲·原君》鉴赏

    古文观止·清文·黄宗羲·原君 有生之初,人各

  • 《史记·田单火牛破燕兵》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田单列传》)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① 。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②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 ③ 。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④ 。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

  • 古籍名著《唐宋文举要》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唐宋散文骈文选集。二编十二卷。近人高步瀛选注。(撰者事迹参见“《唐宋诗举要》”条) 全书分甲乙二编,甲编八卷为散文。前五卷选唐二十六家散文一百篇,后三卷选宋十四家散文七十八篇。本桐城派论文旨意,重点选

  • 古诗词中带有金字旁的字(带有金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带有金字旁的字,内容包括含有金字旁(金字)和水字旁(水字)的古诗词,带有“金”字的古诗词,含有金字旁(金字)和水字旁(水字)的古诗词。《金缕衣》唐代:佚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译文: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

  • 袁去华《安公子》经典宋词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安公子① 袁去华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几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②,为谁都着眉端聚?独

  • 《拜新月赏析》

    前两句写闺中女子开帘见月,立刻下阶便拜,写出她的急切而微妙的心理。开帘一句,揣摩语气,开帘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开帘一见新月,即便于阶前随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长期以来积有许多心事,许多言语,无可诉说之人,无奈而托之明月。以此无奈之

  • 《容斋随笔·女子夜绩》译文与赏析

    女子夜绩女子夜绩 【原文】 《汉·食货志》云:“冬,民既入[1],妇人相从夜绩[2],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谓一月之中,又得半夜,为

  • 《清明日对酒赏析》

    诗歌首联两句是远景,一句写物景,一句写人景。据此,我们不妨这样想,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未到坟茔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处,怕妨路径,故一眼必是望到远景。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南北山头多墓田”,“南北”当是虚指

  • 陈小素《初秋日见大雁南飞(组诗)》

    故衣铺斜照里,那些高仿丝绸艳丽,光滑,闪烁着丝绸一样的色彩和光泽年轻的女老板,脖上挂着一条皮尺置身于那些布匹像一个活物置于古旧的时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