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赏析》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知制诰;嘉祐元年(10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欧公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中所写平山堂为欧公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这首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栏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这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便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接下去一句是写凭阑远眺的情景。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登上平山堂,“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则山之体貌,应该是清晰的,但词人却偏偏说是“山色有无中”。这是因为受到王维原来诗句的限制,但从扬州而望江南,青山隐隐,自亦可作“山色有无中”之咏。
以下二句,描写更为具体。此刻当送刘原甫出守扬州之际,词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杨柳。“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深情又豪放。其中“手种”二字,看似寻常,却是感情深化的基础。词人平山堂前种下杨柳,不到一年,便离开扬州,移任颍州。这几年中,杨柳之枝枝叶叶都牵动着词人的感情。杨柳本是无情物,但中国传统诗词里,却与人们的思绪紧密相连。何况这垂柳又是词人手种的。可贵的是,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特别是“几度春风”四字,更能给人以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
过片三句写所送之人刘原甫,与词题相应。此词云“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不仅表达了词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刘敞的倚马之才,作了精确的概括。缀以“一饮千钟”一句,则添上一股豪气,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
词的结尾二句,先是劝人,又回过笔来写自己。饯别筵前,面对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冲口而出。无可否认,这两句是抒发了人生易老、必须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是由于豪迈之气通篇流贯,词写到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反有一股苍凉郁勃的情绪奔泻而出,涤荡人的心灵。
欧词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与极力渲染红香翠软的表现方法,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了先路。此词的风格,即与苏东坡的清旷词风十分接近。欧阳修政治逆境中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与苏东坡非常相似。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体会感情,内容包括体会古诗词感情的三种方法是什么,如何体会古诗的情感基调,如何赏析诗词,体会诗中的感情。1.送别抒怀诗: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2.羁旅思乡诗:羁旅他乡,在遥远的地方思乡。3.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
-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江山城宛转,栋宇客裴回。勇略今何
-
明·佚名 饰不可过,亦不可缺。淡妆浓抹,唯取适宜耳。首饰不过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便有画意。如一色金银 2 ,簪钗行列 3 ,倒插满头,何异卖花草标 4 ?服饰亦有时宜:春服宜倩 5 ,夏服宜
-
商颂·那之什 那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 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 既和且平,依我磬声。 于赫汤孙,穆穆厥声。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
师道类名言赏析《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4147】书读完了(金克木著,黄德海编,上海文艺出版社,35 5万字,2017年5月第1版,75元)△分三部分:[1]“书读完了”;[2]福尔摩斯·读
-
作于:(1933年)原题注: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鲁迅日记》1933年6月21日:“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
此词的作者生活在动荡的五代十国之际,他曾做过后蜀的永泰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可说是位极人臣。然而蜀主孟昶究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后蜀终为赵宋所灭。鹿虔扆品性高洁,不仕新朝,得到了自由之身。然面,当他重游故地,看到当年的雕梁画栋变成了
-
秋的云南 人们将一年平分成四季。四季里,我更爱秋天,更爱云南的秋天。十月末,云南的秋天算是真的来了,秋天的云南轰轰烈烈,山间层林尽
-
以花为名,幸会武进 知道武进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大约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某一阶段,有一个文学会议,在武进柴油机厂召开。早已经记不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