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赤壁怀古赏析》
发生于公元208年的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人们登临赤壁,无一例外地会缅想起这段往事。这场大战是由东吴周瑜指挥而击败曹操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也还是在赞美周郎。到了元代,民间的三国故事流行,诸葛亮在大战中的神机妙算和丰功伟绩于是深入人心。
这支散曲便以诸葛亮为代表对象。作品的上片,从诸葛亮南阳躬耕的出处说起,只在第三句凭着“笑谈间”三字,隐隐点出了赤壁大战的影子。“笑谈间汉鼎三分”,简短的一句便概括了诸葛亮建功立业的从容和游刃有余的才干。然而,第四句又滑回“南阳烟雨”,可见诗人怀古的思绪,并不停留在赤壁战场,而是进入了人生思索的更深层次。在诗人看来,诸葛亮为“汉鼎三分”的努力是付出惨重代价的,使他再不能重回隐居的生活中去,他的出山得不偿失,是上了刘备的当了。“赚出”二字,用语偏激,言下有无穷的惋惜之意。这种从怀古的本景宕开一层的写法,显示了诗人心绪的联翩与感慨的深沉。
〔幺〕篇用一个“叹”字领起,揭开了诗人的感情世界。原来,他是在吊古,更是在伤今。以伤今的眼光吊古,怎能不为古人叹惋。扑面来阵阵的西风,眼前是滔滔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豪杰安在。只不过在渔夫樵子的闲谈中传说着罢了。结局如此,那么诸葛亮何必要出山施展才干,建立功勋。还不如留在茅庐“抱膝”、“耕雨”好呢。这四句又只有“大江东去”四字同“赤壁怀古”隐隐关联,其余皆是脱羁的思绪。但前片着眼于历史,〔幺〕篇着眼于现况;前片的首句是诸葛亮的出处,〔幺〕篇的末句则是他的“了处”。前后既对比,又呼应,合在一起,便是借怀古以抒发对现实的感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缅怀周瑜,这一支曲子缅怀诸葛亮,两者的宣泄方式不同,从“怀古”拉回到现实人生的径路却是一致的。
-
天仙子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剩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出处】唐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 【意思】荷笠: 背负着斗笠。句意: 背着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向着那青山深远处走去。描绘出了高僧入山的潇洒形象。 【鉴赏】
-
作品:《晏子春秋》 简介《晏子春秋》,又名《晏子》,共八卷二百十五章,是后人记叙有
-
《论语·为政》是一部古代经典著作,以语言简练又深含哲理闻名。本文通过解读该篇文章,旨在揭示它的精髓之处。《论语·为政》强调政治家应以道德为基石,以仁爱为原则,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如君主应勤于修德,贤能者应得到任用等。总之,这篇文章对于如何做好政治家,发展国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益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益,字君虞,
-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1]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所慎:斋 [3] ,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4] 。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 ① ,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 ②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 ③ ,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
-
古诗词伤感表达爱而不得(古诗中有哪些诗句表达爱而不得的感情)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伤感表达爱而不得,内容包括古诗中诗句表达爱而不得的感情,描写“爱而不得”的诗句有什么,表示爱而不得的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生君未生
-
词的抒情主人公正是由月而起怀人之思,月照在“人”曾立之处,不见“人”,便起思念。
-
题解 本文是一篇文赋,原载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