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题淮南寺》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题淮南寺
程颢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程颢,本卷春日偶成已介绍。题淮南寺,淮南寺在今江苏扬州。宋设淮南路,治所就在扬州。
首句写人在南来北往的旅途中,遇到能休息的地方就休息吧,此处能休息的地方显然指淮南寺。次句写江水中的白珋已经消失了,水波粼粼,呈现出一派深秋的景色。“白珋”,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分四片,呈田字形,俗称“四叶菜”、“田字草”,夏秋之际开白花,所以也称“白珋”。“楚江”当指淮南寺附近的江河,因为扬州地区战国时期为楚国所有,故可以泛称“楚江”。
后两句即景抒怀。三句自称不是逢秋就会伤感的一般文人。“道人”,注重道德与学术修养的人,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所以自称“道人”也未尝不可。“悲秋客”即逢秋就感到悲伤的人,多为文人。楚国宋玉九辩一开头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后人称宋玉之类的文人为悲秋客。末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就让傍晚的秋山相对发愁吧。
难道诗人真的那么旷达,真的能超凡脱俗吗?其实他写要“休便休”,恰恰说明他对“南去北来”已经感到疲倦,渴望守着家人过宁静安逸的生活;他写“白珋吹尽楚江秋”,可见他对秋天的到来是多么敏感;他写“晚山相对愁”,恰恰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所以我们欣赏诗歌,既要看诗歌中的议论,更要看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
-
作者: 童继红崔承枢魏惠明 【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
杨慎:游点苍山记 杨慎自余为僇人,所历道途,万有余里,齐、鲁、楚、越之间号称名山水者、无不游。已乃泛洞庭,逾衡、庐,出夜郎,道碧鸡
-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作品赏析原题: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戏作一绝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
上片即景生情。写嘉佑元年春苏轼赴京(今河南开封市)应试,路宿洛阳城的景物与由此引发的情感。“洛城春晚”,点明写词的地点“洛城”、时间晚春,颇有“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烁梅花草棘间”(《梅花二首》)的暮春寒意。“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
-
古文观止·《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 (檀弓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常春藤爸爸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父亲的古诗词,描写常春藤的古诗句,歌颂父亲古诗词。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先秦▪佚名《蓼莪》白话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
-
正当国民党军准备收缩兵力、调整部署之际,解放军已完成了作战部署,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淮海战役。1948年11月4日,粟裕发布了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攻击命令,命令“各部统于六日黄昏由现地开进”,“定于本月八日
-
文天祥《酹江月》文天祥 文天祥 和 ① 乾坤能大 ② ,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③ 。风雨牢愁无著处 ④ ,那更寒虫四壁 ⑤ 。横槊题诗 ⑥ ,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⑦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