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赏析》
词的上片通过选取江南农村独具特色的题材和生活场景,描写了乡村生活的安恬美好,表达了洋溢在作者心头的喜悦。“北陇田高踏水频”,北面高地上的农民在不停地踏着水车,灌溉农田。“频”充满动态和声势,也暗示出农民在农忙时节的辛苦勤劳。“西溪禾早已尝新”,与此不远的一个村庄,农民们已收割完早稻,他们已碾出了新米,蒸出了喷香的米饭。“尝”写出丰收年景的来之不易和丰收年景里人们的喜悦。“隔墙沽酒煮纤鳞”,一天的劳作结束,煮上从河里捞到的细鳞鱼,倒上白天买来的酒,有吃有喝,有滋有味,一天的疲惫和辛苦都烟消云散了。上片三句描写的是三幅画面,三幅画面地点不同,风采各异,似同时(或先后)收入作者的眼帘,构成一幅充满生机、生动独特的农村生活画卷。“北陇”“西溪”“隔墙”等词语不仅突出了乡村气息,更暗示出空间的开阔广袤,读来让人思维活跃疏宕,毫无局狭之感。
下片通过夏天风雨不定独特天气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的淡定心态。换头两句“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忽然凉风吹拂,接着飘来几星细雨,就在人担心要下雨的时候,抬头望天,带雨的云一眨眼又无影无踪了!表意一波三折,波澜起伏。这两句写夏天独特的天气变化,内容倒平常无奇,但表达上有不凡之处,形式上少了几分词的随意灵活,多了几分诗的整饬和表意的含蓄及理趣。但此时,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在风雨阴晴上,而是在最后的结句“卖瓜人过竹边村”一句。有了这一句,前面的风雨阴晴变化即是过眼烟云。至此,小令的境界顿然跃升。
上片先写北陇踏水灌田,西溪收稻尝新,继写沽酒煮鱼。足见农事辛勤,生活安乐。下片写忽降微雨,清凉宜人,转眼云影飘散,蓝天当空,卖瓜人在绿竹丛生的村庄推销产品。通篇清新淳朴,生活气息浓厚,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浙西农村图。
-
胡皓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
【名句】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语出战国屈原《九章·抽思》。谁不施舍别人就能得到报答?谁不经播种开花结果就能得到收获?意思是说只有行善好施才会得到善报。说明人应当乐于施舍。孰:谁,哪个。
-
在我的少女时期,家乡保定曲阳孝墓村曾风靡过一种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开鞋桩”。“开鞋桩”三个字就是字面意思,把一个鞋桩打开。鞋呢,必
-
原文 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 1 ,云冯相道、和相凝 2 同在中书 3 。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值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 4 久之
-
[战国] 屈 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 ② ,车错毂兮短兵接 ③ 。 旌蔽日兮敌若云 ④ ,矢交坠兮士争先 ⑤ 。 凌余阵兮躐余行 ⑥ ,左骖殪兮右刃伤 ⑦ 。 霾两轮兮絷四马 ⑧ ,援玉枹兮击鸣鼓 ⑨ 。
-
名言: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注释: 操缦: 调好弦音。安弦: 学好弹奏弦乐器。博依: 广泛地打比喻, 指比兴手法。 句意: 不先学习调弦杂弄, 就指头不活, 弹不好琴; 不先学习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上古之人深悟阴阳之道,精通木数之理,饮食有度,作息有规律,不过度劳累。因此,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寿命长达百岁。而今时之人却截然不同,沉迷于酒色,放纵自己,迷失精气,耗散真性。对于充实与操控满意度的概念缺乏认知,不时顺应神明,只图眼前的快乐。生活起居无序,半点规律可言。
-
一 一堵老墙,连同它支撑着的村庄上的最后一间老屋,在一阵刺耳的轰鸣声中轰然倒塌,溅起烟雾般的尘土扑向周围的断垣残壁,也扑向周
-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
《古代兵法散文·秦汉兵法·大戴礼记》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