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赏析》
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应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上片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欢乐。首句“黄菊枝头生晓寒”是纪实,点明为重阳后一日所作。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当亦是此数日间事。赏菊饮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缘,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自有欢乐,自有天地,应让杯中常有酒,应该长入酒中天。“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着意写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时的狂放行为,只有酒后醉中才能这样放肆。
下片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仍是一种反常心理,其含意于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求。这是从反面立言。“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则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换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不可能为时人所理解和容忍。
此词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类似狂人的形象,抒写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愤懑,表现出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无言的反抗。词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高旷理想。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伤痛。
-
苏轼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 向
-
《诗经》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 我心西悲。制彼裳衣,
-
【3034】印度战略文化与国防政策(郑汕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55 7万字,2005年12月第1版)△全书共14章:①印度的地缘特征与战略文化形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韧性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韧性”的诗句,描写植物韧性的古诗,描写植物韧性的古诗。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竹石»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捡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没有关于为钱发愁的古诗``````,关于“钱财”的诗句,有谁知道有关于尊老爱幼、逆境不屈、拾金不昧这三项的古诗吗。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就是没酒喝没饭吃的意思) 晋 陶渊明 《咏贫士》老杜写了很多: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这不用解释了吧。。。好
-
国于南山 ① 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 ② 。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
-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
金字经·秋夜 无名氏 我来山中宿。夜深云满衣。 月皎风清星斗希 惊鸟无所依。 乖秋意。卧将箫管吹。
-
下列古诗词不涉及化学变化(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下列古诗词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下列古诗词不涉及化学变化,内容包括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下列古诗词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1)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涉及可燃物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涉及水的状态变化,但是变化过程中没有
-
天 鹅 ◆ 布 封 在任何社会里,不管是禽兽的或人类的社会,从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现在却是仁德造成贤君。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