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苏轼《黠鼠赋》原文|赏析|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轼《黠鼠赋》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 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 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 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咏物小赋,苏轼少年时代所写。人是万物之灵,是最有智慧的,而智慧的发挥需精诚专一。作者从捉老鼠的故事,引出一个生活真理,目标明确,用心专一,态度严谨,工作认真,是人类征服自然,取得事业成功的诀窍。

本篇从讲叙一只狡黠的老鼠装死逃脱起笔开篇。故事生动、诙谐,对困于橐中的老鼠为了寻得生路而施展的伎俩,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摹:“聱聱,声在橐中”,“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由此扣住了读者的心弦,使之屏息凝神,兴趣盎然地要了知后事如何?然故事讲到此处却戛然而止,文章转入以论代记的形式剖析老鼠的狡黠及其困而得脱的原委,“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一个被称作万物之灵的“人”,为什么会被一只小小的老鼠所欺骗和蒙蔽呢?在人们疑窦难消之际,作者又借用抒发感慨的形式,进一步启发人们深思。“吾闻有生,莫智于人”,人有降龙搏蛟之勇,“登龟狩麟”之谋,是万物的主宰,为什么会受到一只小小的老鼠的欺骗和愚弄呢?这是因为你虽然多学了一点知识,但离“得道”还差得很远呢!文章就是这样以叙述故事为媒介,说理论事,对答自如,生动有趣地对事情的原委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剖析。

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牵动我们的思绪去探究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由此得出结论:“学道”要专心致志,否则就会漏洞百出,贻误时机。推而广之,意义愈见深远博大。岂止是“学道”需如此,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精力专一,矢志不移,方能有所造诣。如果浅尝辄止,见异思迁——“不一于汝”,那就决不会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文章前部分描写老鼠装死逃脱的狡诈,写人的漫不经心,乍喜乍惊,受骗上当。情节曲折生动,笔墨简练幽默。后部分抒发感慨,阐明道理,寓庄于谐,发人深思。

这篇散文在写法上具有寓言的某些特点,又有与寓言迥然相别之处。寓言多半借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篇幅在于述说故事,点出寓意往往仅用画龙点睛的一两笔。主要笔墨不用在讲故事上,而用在推论事理上。讲是引子,论是核心。先讲故事,后发议论,可使文章生动、活泼,有利于唤起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情致,避免单纯说理性文章的生硬、晦涩。

这篇咏物小赋与一般的记叙性文章也有十分明显的不同之处。它没有停留在对故事本身有头有尾的记叙上,而是深入地推究事情的原委,阐释发人深思的道理,避免了一般只察其表,不究其里,只掠其貌、不考其质的记叙性文章的平直浅陋。文学大师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与特点由可见一斑。

该篇在语言上精练简洁,极有特色。读之如山泉流淌,珠落玉盘,旋律流畅,极富有节奏感与音乐感。“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读之琅琅上口,叩节击拍,可吟可唱。

苏轼对道、墨、儒诸家之说,均有精深独到的研究。他博采众长,从善而师,在唐宋两代的古文运动中,他受韩愈柳宗元的影响颇大,而欧阳修的“左右名教,夹辅圣人”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主张,对他的文学思想与文学风格的形成更有奠基铸形的作用。“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就是指欧阳修的创作风格对苏轼、秦观两位同代文学巨子的影响而言。但苏轼在继承和发扬欧文的“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学风格的同时,却又能不落其“重道轻文”的窠臼,在星汉灿烂的北宋文学界独辟蹊径,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伟大作家。他的诗词、散文、小记等,无一不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南宋孝宗皇帝敬仰苏轼,倡读苏氏文章。于是在国人中形成“人传元祐之学,家有眉山之书”的盛况。郎晔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就是向孝宗进呈的苏文选集。黠鼠赋乃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二中的一篇。



猜你喜欢
  •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赏析》

    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的许多词作于这个时期,内容大多为描绘江南景色,表现闲适心情之作。这类词为数不少,有《清平乐》 、 《浣溪沙》 、 《生查子》和《千秋岁引·秋景》等。这类词多作于元丰年间,反映了王安石晚年

  • 唐宋词之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减字木兰花 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①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② 【注释】 ①渚(zhu主):水中的小洲。②金碧楼:装饰得金碧辉

  • 岑参《送杨瑗尉南海》全诗赏析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 周必大《游天平山录》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周必大:游天平山录 周必大五月丁亥早,范至能、颜休文相别于阊门外,唐致远联舟绕城望姑苏馆而过,八里至横塘,又数里至黄山,又数里过木

  • 李白《代赠远》全诗赏析

    妾本洛阳人,狂夫幽燕客。渴饮易水波,由来多感激。胡马西北驰,香騣摇绿丝。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昔去有好言,不言久离别。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见此不记人,恩情云雨绝。啼流玉箸尽,坐恨金闺切。织锦作短

  • 林稹《七绝·冷泉亭》千家诗赏析

    诗人以冷泉为喻,慨叹善始善终的不易,表达了诗人对持守节操者的赞赏,对当时污浊不堪社会的不满。

  • 自嘲无才干的古诗词(有关自嘲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自嘲无才干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自嘲的诗句,关于自嘲的诗句,自嘲感伤的诗句。《自嘲》------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

  • 《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宝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赏析》

    【原题】: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宝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之命

  • 苏轼《登望谼亭》全诗鉴赏

    河涨西来失旧谼,孤城浑在水光中。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

  • 庄棫《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暮春美人春愁词作

    此词与前一首“春愁直上遥山”内容略同,也是写美人“春愁”的有味之作。不过它表现的是暮春时分美人梦醒之后的缠绵与凄凉之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