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山居赏析》
马祖常原籍靖州天山,父润为潭州路总管府同知,遂家于光州(今河南潢川)。祖常延祐初拜监察御史,与同列奏劾奸相铁木迭儿十罪,后权奸复相,被左迁开平县尹,为避其中伤,遂退居光州。石田是祖常所居地名,近山,所以他的书斋即名石田山房,这首诗即作于此间。此为八首录一,概括了天灾人祸给劳苦大众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一字字、一句句都饱含着血和泪。
首联二句“甲子人愁雨,河田麦已丹”,叙述了久旱不雨的严峻情况。前一句中的“甲子”,指元泰定元年(1324)甲子岁。这时权奸铁木迭儿复相已三年,适为祖常退居光州石田时期。这句点明了“人愁雨”的具体时间。一个“愁”字,说明不雨既久,令人十分担忧。后一句,说麦子都已经枯死了,正面回答了前句“愁雨”的原因。“河田”是指靠河的田地(石田地近潢水),河边种麦便于灌溉。连这里的麦子都已枯黄,说明河水也已经干涸,那么离水源较远的庄稼就可想而知了。这两句诗,前句用一“愁”字,后句用“麦已丹”三字,构成呼应之势。
颔联“岁凶捐瘠众,天远祷祠难”二句,紧承上联,诗人对劳苦大众荒年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捐瘠”,谓相弃捐而瘦病。饥馑之年亲人骨肉亦难互相照顾,以致彼此遗弃,饥饿使人形销骨立。如果说王粲七哀“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是摄取荒年劳苦大众遭际的一个典型镜头,那么这里则是从更广视角概括了人们的普遍遭遇。人们在遭受灾难的时候往往要呼告上天,以求得解救。古人认为天是最仁慈博爱、聪明睿智、公正无私的,而如今虽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灾难,人们竭诚地进行祷告,上天却装聋作哑、不闻不问。诗人用“天远祷祠难”一句,指责上天的冥顽不灵,实际有批评朝廷不关心民瘼之意。“天远”二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含有怨愤之情和指责之意的。
颈联二句一转,写出荒旱之年富人的生活。“贾客还沽酒,王孙自饱餐”是互文,沽酒者不只贾客还有王孙,饱餐者不仅王孙更有贾客。这些商人富豪在荒年凶岁还过着如此优裕的生活,与颔联“捐瘠”之众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写出了社会贫富两个阶层在凶岁的不同生活状况,从而指控了阶级社会的严重不公。诗只轻轻拈出“还”“自”二字,就明显地表露出对贾客、王孙的不满,真是驾驭文字的高手。
在阶级社会里,劳苦大众的灾难往往是多方面的,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诗尾联“更怜黎面黑,征戍出桑干”二句,就血淋淋地揭露了这种事实。元朝统治九十年间,在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尖锐的阶级矛盾下,人民不断起义,元世祖虽然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并力图恢复农业生产,但为了维护与巩固其长远统治,更加强了军事设置,在全国普遍驻军。世祖死后,戍役调遣有增无减。所以,劳苦大众虽然遭受旱魃的严重袭击,仍是甩不掉征戍徭役之苦。桑干是永定河上游,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在元属边疆地区,如果从地处淮水南岸的光州来看,亦算得上是天涯海角了。“黎面黑”,指劳动人民,因常年饱受风吹日晒,而今又遭饥饿,所以颜面更显得漆黑。正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劳动者,如今又要被征调到极远的地方去戍守。真是悲苦之外更加悲苦,劫难之上又加劫难,怎能使具有良心的诗人不痛彻肺肝呢?诗结尾收得奇警有力。
石田山居八首非作于一时,其中可能有诗人十几年后最终致仕之作。诗人身为官员,而且致仕时竟至高位(御史中丞、枢密副使),与劳苦大众无论从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这从八首其他一些诗(如其三、其六、其七、其八)中亦可以看得出。但是诗人对待社会人生的态度毕竟是严肃的,又何况他的主观并不是没有缩短这种距离的祈求呢!
-
二老长身屹两峰,常撞大吕应黄钟。将辞邺下刘公干,却见云间陆士龙。白发怜君略相似,青山许我定相従。吾今官已六百石,惭愧当年邴曼容。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白居易的诗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描绘了一个归家人的心情。上一句表达出他在家中想念远行的人,夜深人静时坐在家中,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下一句则暗示着他在心中对远行人的期望和祝福。整个诗句透露出对家人远行的关心和思念之情,表现了白居易的家人之情深厚。这一深情贯穿于整篇诗句,展现出白居易对亲人的深情的同时,也表达出他对远行人的关切和期盼。他的诗句既表现了对身处异地的人的思念,也抒发了对家人的牵挂之情。
-
梅福隐市门,严平居卜肆。乃知神仙徒,非必烟霞地。异哉西山人,逍遥京洛尘。门多长者车,察脉如有神。轩皇万馀载,此术了然在。精意洞五行,飞名落四海。结舍拟沧洲,东池接御沟。兰芳披幽径,琴樽在小舟。清夜泛月
-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龙蟠虎踞
-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关于这首小词,苏轼《东坡志林》卷一《游沙湖》有详细记载:
-
作者: 〔日本〕江口涣 【原文】: 那一天,晴空如洗
-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怀之作,明写离群孤雁,实写与其同病相怜的自己。 大雁不善于单独生活,离群往往是迫不得已,所以那些落单的大雁容易让人心生怜悯之情。纳兰此时就像一只“霜冷离鸿惊失伴”的孤雁,当他在满地秋霜中抬头看见那只拼命南飞、声声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省府西街往西,鞭指巷以北,有一条小巷子,名为双忠祠街。巷子很深,窄处容不得展开双臂,又幽僻,路灯黯淡,人影也少,越发衬得巷子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