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曲赏析》
这是首写行旅的诗,主题就是“人生多去留”,而表达非常别致,带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诗题“乌夜啼曲”是乐府古题。相传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被废,侍妾夜闻乌啼声,扣阁说:“明日庆有赦。”因此制乌夜啼。这首诗模仿古乐府的手法,而加以创造性地运用。
西沉的明月照耀着城上的楼台,鸟在楼头叫着。头两句诗就这样扣题写乌夜啼。月夜乌啼,是古代诗中常常出现的内容。
三、四句用鸟的啼声写时光的流转。月落的天快亮时,鸟叫第一声,海上的曙色开始萌动;鸟叫第二声,太阳就出现在东方了。这是一种夸张跳跃的写法,说光在鸟的啼声中推移,夜晚转成早晨了。一啼再啼,是民歌常用的手法,很有情趣和诗意。前四句写景色,写时间,对后文作一个起兴,并作出时间变换的交代。用的是一种近似辘轳体的写法,由第一句的“城上楼”,引出第二句的“楼上头”。由第二句“乌啼”,引出第三、四句的“乌啼”。这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五、六句写行旅。勒,马络头。裘,皮衣。黄金勒,黄金做的马络头。翠羽裘,绿色的羽毛做的衣服。但理解时不应该拘泥,诗用黄金翠羽表现马勒和裘衣的珍贵,又通过马勒裘衣的珍贵,象征人的高贵,塑造一个美好的人物形象。(实际上马勒并不一定是黄金的,裘衣也并不一定是翠羽的。这是民歌惯用的技巧。)戴着黄金勒的马叫着,霜洒满翠羽的衣服。诗写的是行人在征途中的情景。霜满征衣,说明行人已经行进了很久,可能月落乌啼之时,已经动身了,在阳光照耀的清晨,他还在行进。
夜晚就啼叫的乌在哪里呢?它不见了,飞走了。人呢?人哪,一辈子很多时候在路上奔波!“去留”是偏义复词,就是去的意思。诗可能是诗人有感游宦常年奔波流荡在外而作,但意义超过游宦,表达的是人生行旅的劳碌和离别的淡淡愁绪。
全诗的内容都是写行旅,而真正直接写行旅的只有三句,即五、六、八句。其余五句都是写乌夜啼,与主题关系不大。诗似乎有点本末倒置,其实不然。用三句表达主题,诗简洁干练。像三秋的一丛菊花,蓝天的一缕白云,虽然简淡,却又很鲜明。用五句写乌夜啼,从旁边运笔,颇有烘托和比兴作用,收辞近旨远之效。这样构思和布局越出常规之外,别具匠心,既鲜明地表达了主题,又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和思索的余地,这正是民歌手法的灵活运用。
西湖竹枝集说这首诗“可配古乐府”,是完全符合实际的。这首诗是古代民歌滋养出来的绚烂的艺术之花。
-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行军(节选)》原文鉴赏
-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木卉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只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样参加古诗词大赛,内容包括怎么参加中华诗词大赛,怎么报名参加中国古诗词大会第四季,怎样参加诗词大会。答:先报名。比赛规则:初赛: 初赛海选形式参赛选手按签顺序组比赛5组每位选手限3钟2、 比赛内容古诗词级必背500首诗由习部干事随机抽取
-
这首诗作于诗人初次前往真州的船上。诗人着意描写长江江面上的秋天景色,目的是为了排遣自己贬谪路途中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在首联和颔联中,作者写了“落日”、“雾霭”、“山峰”、“北斗星”等景象,体现了路途的幽远与孤寂。作者融情入景,看到如
-
[双调]大德歌·冬 关汉卿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 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 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
-
城中与乡间城中多大屋,乡间多树木;城中多繁华,乡间多空气……为什么住在乡间的人,喜欢到城中来?为的是大屋与繁华么?为什么住在城中的
-
[美]道恩·波特 著·失败教会我的事[美]道恩·波特 著孙开元 编译生活中有些事是你左右不了的,比如,潮湿的空气会影响你的发型。但
-
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获落,要路多险艰。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有食适吾口,有酒酡吾颜。恍惚游醉乡,希夷造玄关。五千言下悟,十二年来闲。富者我不
-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 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