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三山作赏析》
发端三句,直道思归之愿,文义十分明显。“小窗”二句,叙写听雨情状,为下文借自然物象抒情作一引导。上片第三个层次以一个感情色彩极浓的“恨”字贯串“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三句,以春夜阴晴无定、变幻莫测的天象,喻示自己受尽了朝中及地方官场小人的谗谤迫扰,已不堪忍受。
下片头三句先以清明后春事阑珊、花柳飘零比喻政治上的好时光已白白过去,次以莺燕叮咛之语暗示自己尚受到种种牵制,未必能自由归去。“天心”句至末尾是最后一个抒情层次,说是只要皇帝批准了,事情就好办;然而君心难测,就如自然界忽风忽雨,忽阴忽晴,令人捉摸不透,真叫人闷杀。
全篇以比兴为主,抒情婉转曲折。意在言外,代表了稼轩词的另一种风格。
-
【名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语出《楚辞·渔父》。刚洗了头的人,戴帽子的时候,必定先弹掉上面的尘土;刚洗了澡的人,穿衣服时,必定先抖净上面的灰尘。说明洁身自好,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
-
敦煌曲子词 定风波攻书学剑能几何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康。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定风波征服偻未是功 征服偻
-
《现代散文作品·“友邦惊诧”论》简析 鲁迅著。发表于1931年12月《十字街头》,收于《二心集》。“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寇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一味哀求国联出面调处。十二月间,各地爱国学生纷
-
这是一首寄赠诗。 深山,古寺,朝霞,晓钟;积雪皑皑,幽林簇簇,人迹稀少,这是一幅明丽、清幽、干净、恬淡的生活图画。故而作者虽然闲居于此,冷落寂寞,却满心欢悦,安居不归了。当友人高升,入朝做官之时,作者以此相寄,以一幅优闲自乐的图画与
-
面颊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见来乌。倦游不拟谈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须。绝学已生真定惠,说禅长笑老浮屠。东坡若肯三年住,亲与先生看药炉。
-
三盏醺醺四体融,妓亭檐下夕阳中。千声万响敲相续,一曲云和戛未终。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
-
此诗描写诗人登华山时的所见所感,笔墨重在表现其处于险境中的内心体验,写得细致真切,使人读后如同身历其境。
-
明·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 1 ,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2 。使国士视之 3 ,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 4 ,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 5 ,作古窾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