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赏析》
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写出了竹在风中枝叶参差、摇曳不定的特点,表达作者追求清瘦灵魂,追求神韵;在人生态度上,作者处于人生低谷却仍能够旷达超脱、狂放自适
这是一首集句词。词的上阕集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词的下阕集两位诗人的诗句,一是白居易画竹歌并引:“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二是当朝曹希蕴诗。苏东坡在书曹希蕴诗说:“近世有妇人曹希蕴者,颇能诗,虽格韵不高,然时有巧语。尝作墨竹诗云: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此语甚工。”诗歌上阕写景,描写了雨后竹叶润泽,风吹竹叶传来阵阵清香的情形。“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句中“秀”字进一步照应上文暗写了竹子在雨水的滋润下的光泽;而“乱”字则照应了上文中的“风”的存在,写出了风过竹叶、竹枝带来的动态美,使画面生动可感。下阕中竹之孤影给人以清癯感,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在人生低谷时虽孤寂却超脱的性情。
词的上阕集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词的下阕集两位诗人的诗句,一是白居易画竹歌并引:“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二是当朝曹希蕴诗。苏东坡在书曹希蕴诗说:“近世有妇人曹希蕴者,颇能诗,虽格韵不高,然时有巧语。尝作墨竹诗云: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此语甚工。”
-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里堠消磨不禁尽,速携家饷劳骖騑。
-
刘禹锡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喧腾鼓舞喜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大会开10场白简短,内容包括诗词大会开场白简短,中国诗词大会的开场白,诗词大赛自我介绍,简短一分钟。第一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国诗词大会从2016年开始播出,一经播出之后,就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柳宗元·愚溪诗序 灌水
-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闲看古黄腄。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落笔已吞云梦客,抱琴欲访水仙师。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
此诗始见于《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之三,属乐府相和歌古辞。诗中具体描述了汉代贵族统治阶级的豪奢生活,婉曲而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夤缘得势、炙手可热,又互相倾轧、苟全自保的丑恶面目和凶残本质。这一主题思想用三大段文字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来加以体现。因此它是一首完整的作品,而非明人冯惟讷《古诗纪》中所说的“前后辞不相属”,疑有“错简紊乱”的连缀拼凑。
-
[宋]晁补之平时无欢苦易醉,自怪饮乐颜先酡。乃知醉人不是酒,真是情多非酒多。文潜即苏
-
名言: 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 注释: 卫生: 护养生命。 句意: 行动时自由自在, 安居时无挂无碍, 顺应自然, 同波共流。这就是养生之术了。 出处: 战国《庄子·
-
【原题】:嘉平八日祷雪崇福观集霰随车至晚大雪凡三日广文邵丈志喜赋诗勉和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