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赏析》

  词作起势不凡,以钱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充分地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写江潮“有情”而来,却终“无情”而归,似有情而实无情。“几度斜晖”的发问,又写出天上阳光的无情。地上潮水无情而归,天上夕阳无情而下,则是天地无情,万物无情。“俯仰昔人非”写人世转瞬万变,如同梦幻,这又是社会人生的无情。对此无情的人生,词人的态度却很乐观,“不用思量今古”,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因而他能超脱时俗,“自首忘机”。这种达观的思想,在苏轼词中表现得极为普遍,而在这首词中则更明显,词人俯仰天地,纵览古今,得出的结论“一切无情”。因此,他的“忘机”,就带有深刻的了悟性。

  下阕写词人与参寥的友情。词人看穿了古今万物,无意去名利场上角逐,但他并没有完全忘世,更没有忘情,他对生活的爱是执著强烈的,他对友情是非常珍视的。回想起在西湖与参寥子和诗饮酒、饱览春山美景、谈禅说理、流连忘返的日日夜夜,词人不禁从内心深处对这位友人以知己许之——“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以“诗人”称参寥,正反映出二人志趣的投合。苏轼才高学富,一般是不轻易许人的,但对参寥的诗,曾不止一次地赞赏。如参寥的诗句“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风薄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等,都是为苏轼所激赏的。在诗歌创作上的共同兴趣,是二人友谊的一个重要基础。

  “约他年、东还海道”以下五句,表现了词人归隐之志的坚定,进一步写二人的友情。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死于西州门,未能实现其归隐的“雅志”。羊昙素为谢安所重,谢安死后,他有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词人当时被召还,且被委以显官,但他“自首忘机”,志在归隐,因此,安慰友人,说“我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朋友恸哭于西州门下”。说“愿”,说“不应”,全从自我的感情落笔,正表现了两人情谊的深切。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平淡的文字抒写深厚的情意,而气势雄放,意境浑然。“从至情中流出”道出了这首词的特色。由于词人与参寥有着共同的志趣,由于参寥品德的高尚,他们的友谊是十分真挚的。词人所抒之情发自内心,这种真挚的感情并不因文字的平淡而失去其深沉、雄厚之力。这是“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的一种艺术境界,它看似容易,实际上只有少数作家才能达到。元好问说苏轼词“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元好问新轩乐府引)。

  此外,词中抒写出世的高想,表现人生空漠之感,却以豪迈的气势出之,使人惟觉其气象峥嵘,而毫无颓唐、消极之感。词人强调达观和“忘机”,使人感到的却是他对友情的无比珍重。苏轼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又执著于友情的个性,于此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全诗赏析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周诉止魏王朝秦》全文赏析

    周诉止魏王朝秦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周谓王曰:“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

  •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全文、注释和赏析

    一 听说《新月》月刊团体里的人们在说,现在销路好起来了。这大概是真的,以我似的交际极少的人,也在两个年青朋友的手里见过第二卷第六七号的合本。顺便一翻,是争“言论自由”的文字和小说居多。近尾巴处,则有梁

  •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赏析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①钟声晚。 荷②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709?-790?),字文房,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籍贯宣城(今属安徽)。青少年读书

  • 国学古诗词试卷及答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国学古诗词试卷及答案,内容包括每人出50道与古诗相关的国学知识竞赛题,要附有答案和解析,题型不,小学古诗词试卷及答案,国学知识竞赛试题答案。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

  • 小学南宋代古诗词大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南宋代古诗词大全,内容包括小学古代诗歌大全,小学爱国古诗词大全,小学江南的古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

  •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玫瑰树根》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 【原文】: 地下同地

  • 祭文赏析·《祭师文》(佚名)

    祭文赏析·《祭师文》(佚名) 呜呼!惊雷突至,

  • 《新乡媪‌赏析》

    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力作。“新乡”即今河南新乡市。诗中通过一位新乡老妇被命运逼得走投无路的悲惨遭遇,对元代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作了血泪的控诉。诗大致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直叙新乡老妇的遭遇;后一部分以贵妇奢靡生活反衬作结。从篇首到“低头痛哭声连天”,是前一部分,共四层。一层八句写老妇辛勤劳动惨遭盘剥的不

  •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木兰”类的诗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