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诉止魏王朝秦》全文赏析
周诉止魏王朝秦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周谓王曰:“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也?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入朝者乎?愿王之有以易之,而以入朝为后。”魏王曰:“子患寡人入而不出耶?许绾为我祝曰:入而不出,请殉寡人以头。”周诉对曰:“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汝殉者,臣必不为也。今秦,不可知之国也,犹不测之渊也;而许绾之首,犹鼠首也。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且无梁孰与无河内急?”王曰:“梁急。”“无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曰:“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
王尚未听也。支期曰:“王视楚王。楚王入秦,王以三乘先之。楚王不入,楚、魏为一,尚足以捍秦。”王乃止。王谓支期曰:“吾始已诺于应侯矣,今不行者欺之矣。”支期曰:“王勿忧也。臣使长信侯请无内王,王待臣也。”
支期说于长信侯曰:“王命召相国。”长信侯曰:“王何以臣为?”支期曰:“臣不知也。王急召君。”长信侯曰:“吾内王于秦者,宁以为秦耶?吾以为魏也。”支期曰:“君无为魏计,君其自为计。且安死乎?安生乎?安穷乎?安贵乎?君其先自为计。后为魏计。”长信侯曰:“楼公将入矣。臣今从。”支期曰:“王急召君,君不行,血溅君襟矣!”
长信侯行,支期随其后,且见王,支期先入,谓王曰:“伪病者乎而见之,臣已恐之矣。”长信侯入见王,王曰:“病甚,奈何?吾始已诺于应侯矣。意虽道死,行乎?”长信侯曰:“王毋行矣!臣能得之于应侯矣。愿王无忧。”
-
负书犹在汉。怀策未闻秦。复此穷秋日。芳樽别故人。黄金装屡荆白首契逾新。空羡双凫舄。俱飞向玉轮。
-
张说《过蜀道山》唐山水诗鉴赏 张说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 披林入峭蒨,攀磴陟崔嵬。 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 谁知高深意,缅邈心幽哉。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至万岁天册元年(695)间,张说曾两
-
〔经101〕 止 ① ,类以行之 ② ,说在同 ③ 。 〔经说〕 止。彼以此其然也 ④ ,说是其然也 ⑤ 。我以此其不然也 ⑥ ,疑是其然也 ⑦ 。 〔注释〕 ① 止:《墨经》中一种重要的反驳方式。参
-
杨慎:度索寻橦 杨慎《西域传》有度索寻橦之国。《后汉书》“跋涉悬度”注:“溪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唐独孤及《招北客辞》:“笮复
-
【注释】 选自《论语·卫灵公》第八章。 失人:错过了人。 失言:说了不该说的话。 知:通“智”,聪明。 【赏析】 孔子认为,一个人说话应看清对象,有针对性。当谈则谈,不当谈则不谈。他说: “可与言而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延寿古诗词,内容包括表示延寿祝福的诗词,表示延寿祝福的诗词,福寿千秋是哪首诗词里的。善宿王感化魔王偈作福不作恶,皆由宿行法,终不畏死经,如船截流渡。世亲止欲偈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莫贪淫欲偈勇者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董娇饶宋子侯【原文】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1]。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
-
薛瑄:游龙门记 薛瑄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层峦危峰,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
-
作者: 龚协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