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赏析》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由沙沙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这个“寒”字下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真珠帘卷玉楼空”,空寂的高楼之上,卷起珠帘,观看夜色。这段玉楼观月的描写,感情细腻,色泽绮丽,有花间词人的遗风,更有一股清刚之气。

这里写玉楼之上,将珠帘高高卷起,环视天宇,显得奔放。“天淡银河垂地”,评点家视为佳句,皆因这六个字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实不减杜甫“星垂平野阔”之气势。因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写相思便成为古诗词常用之意境。“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写的也是这种意境,其声情顿挫,骨力遒劲。珠帘、银河、月色都写得奔放雄壮,深沉激越。

下片以一个“愁”字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形态毕肖。古来借酒解忧解愁成了诗词中常咏的题材。范仲淹写酒化为泪,不仅反用其意,而且翻进一层,别出心裁,自出新意。他苏幕遮中就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里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比起入肠化泪,又添一折,又进一层,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诗经。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出,古诗词便多以卧不安席来表现愁态。范仲淹这里说“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自有一种凄然的气氛。枕头欹斜,写出了愁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神态,这神态比起辗转反侧,更加形象,更加生动。“谙尽孤眠滋味。”由于有前句铺垫,这句独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都来此事”,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心头萦绕,就是眉头攒聚。愁,内为愁肠愁心,外为愁眉愁脸。古人写愁情,设想愁象人体中的“气”,气能行于体内体外,故或写愁由心间转移到眉上,或写由眉间转移到心上。范仲淹这首词则说“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两者兼而有之,比较全面,不失为入情入理的佳句。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忆洛下故园 时淮汝寇戎未灭。》全诗赏析

    浔阳迁谪地,洛阳离乱年。烟尘三川上,炎瘴九江边。乡心坐如此,秋风仍飒然。

  • 《小松》禅思哲理诗赏析

    小松杜荀鹤①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②。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①杜荀鹤:见《赠质上人》。②蓬蒿:即蓬草、

  • 照应的写作手法

    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 照应是和伏笔(或称交代)联系在一起的。说话要有头有尾,前面说过一句话,如果它有重要的意义,又不能马上说清,那就要在后边一个适当的地方照应一下,否则,前面那一句就落了空。同

  • 古籍名著《四部正讹》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考辨伪书专著。三卷。明胡应麟著。刊刻于明万历年间。(撰者事迹参见“《少室山房类稿》”条) 唐宋以还,赝书代作,作者日传,有人不察,尽信不疑,致使谬种流传,为害非浅,而辨伪专著甚少。应麟有感于此,著成《

  • 《金枝》

    《金枝》 学术专著,英国詹·乔·弗雷泽著。1987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列入外国民间文学理论著作翻译丛书。詹姆斯·乔治·弗雷泽(1854~1941)生于英国西北部镇格拉斯哥,他受英国人类学派的创始

  • 《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全文、注释、鉴赏

    〔说林训〕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鉴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这句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箴言,它的意思是说,与其站在河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织网以便打鱼。我们经常用这句话告诉人们,光有愿望而迟迟不

  • 左传全集

    序言 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

  • 古代文学作品《种树郭橐驼传》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种树郭橐驼传》 唐文篇名。柳宗元作。宋黄震说:“戒烦苛之扰。”(《黄氏日钞》)清张伯行云:“子厚之体物精矣,取喻当矣。”(《唐宋八大家文钞》)蔡铸说:“牧民当顺民性,亦犹种树不可拂其性也。借言规讽,

  • 《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赏析》

    【原题】: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相与叹息既帅机书前作八诗示滕审言不及予也枕上不能记韵傚唐人和诗体自赋八绝句因以寓意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 【意思】黄鹤楼: 故址在武昌的黄鹄山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旧传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过此,故名。句意: 古时的仙人已驾驶黄鹤飞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