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江南腊尽赏析》
这首词通篇咏柳,借柳喻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命蹇、才高数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与赞美。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以下赞美柳的体态标格。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东坡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著名的杨柳词,据唐人孟郊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及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东坡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平易晓畅的语句中,却藏有深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
全章用象征法写柳,词人笔下那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读罢全词,一位品格清淑而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读者面前。
苏轼的咏物词,大多借物喻人、咏怀,把人的品格、身世和情感寄托于所咏之物上,物中有人,亦物亦人。这首词突出地体现了上述特点,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和美好的回味。
-
诗人和刘季高都是主战派,但是,当时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当权,因此遭到排挤。在路经镇江时,写下了这首忧时忧国的感愤乐章。开篇以故人相会颇题。颔联抒发感慨。出句有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风味,主和派“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些长枪大剑也没有什么用了。对句有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风味,壮志难酬的
-
日本电影《望乡》(片段)编剧:〔日〕于泽、〔日〕熊井启导演:〔日〕熊井启【剧中角色】圭子,女记者阿崎婆,老年妇女圭子:阿崎婆婆,
-
宋·姚熔1淮北蜂毒,尾能杀人2;江南蟹雄3,螯堪敌虎4。然取蜂儿者不论斗5,而捕蟹者未闻
-
十年生死两茫茫③。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④,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⑤。 【注释】 ① 江
-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
东方之日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
-
《杜鹃花·山石榴寄元九》咏杜鹃花诗鉴赏 白居
-
宋·沈括 予奉使按边 1 ,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 2 。其初遍履山川 3 ,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 4 ;未几寒冻 5 ,木屑不可为,又熔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故也 6 。至官所,则以木刻上
-
门无车辙紫苔侵,鸡犬萧条陋巷深。寄语弹琴潘道士,雨中寻得越江吟。
-
畴昔月如昼,晓来云暗天。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螟螣无遗种,流亡稍占田。岁丰君不乐,钟磬几时编。(田有服,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