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咏杜鹃花诗赏析
杜鹃花·山石榴寄元九咏杜鹃花诗鉴赏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 山下劚得厅前栽。
烂漫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万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曲尘。
泪痕裛损胭脂脸, 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初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人,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若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白居易这首咏杜鹃花诗是写给他的至交元稹的。白居易当时在江州司马任上、闲来无事,见杜鹃花盛开时,不由得浮想连翩,写下自己的感受寄给远在通州刺史任的元稹。
诗的开头点出山石榴的别名又称山踯躅、杜鹃花。花开时节恰逢杜鹃鸟啼,诗人说是一声催得一枝开。接着写自己“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劚得厅前栽”,将山石榴移栽于厅前。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腔怨愤无处宣泄,说是“闲无事”,意含牢骚。接着就对杜鹃花展开了细腻的描绘。先说“烂漫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写杜鹃花花朵数量多,繁盛异常。又说“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曲尘。泪痕裛损胭脂脸,剪刀裁破红绡巾”说杜鹃花开时花色有嫩紫、殷红之别,好象是少女泪痕打湿了涂胭脂的脸,又好象是被剪刀裁破的细细的红纱巾。千房万叶,千房当指待放花苞,嫩紫殷红当是形其花色有深浅之别,曲尘系淡黄色代称,酒曲所生细菌,色微黄如尘,因称淡黄色为曲尘。这里形容杜鹃花的枝叶的新芽刚冒出时颜色,杜鹃花有红、紫、白、绯红等色之别,因其细胞液里含有一种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花青素显酸性时,杜鹃花便呈红色,酸性愈强,红色愈浓,以至呈紫色。当它显碱性时,花便呈蓝色,若显中性,变成红蓝混杂而形成之颜色。嫩紫殷红可知当地土壤系酸性。接着一句“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将杜鹃花比作仙女下凡,似有愁容,又好象少女初嫁,娇媚作态。”这是以佳人喻花。而“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一句则又将杜鹃花比作血与火,为了突出杜鹃又以芙蓉芍药作比较:“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姆。”这种多层次,多角度地观照杜鹃花,将其色、其形、其神传写得维妙维肖、淋漓尽致。在描写杜鹃花诗中是少见的细赋传神之笔、堪称出手不凡。
接下部分是叙述由杜鹃花引起的往事回忆。“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称赞最能赏识杜鹃花的奇芳绝艳的不是别人,是正在通州刺史任上的好友元稹。元稹曾作过拾遗官,故称元拾遗。别,识别、鉴赏的意思。当年元稹作朝廷拾遗时曾上书直言,得罪权贵,被贬江陵,而白居易尚在朝廷,援救无效。所以诗写道:“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岭愁杀人,山石榴花红夹路,题诗报我何所云,若云色似石榴裙。”就是追述当年元稹去江陵路上所见杜鹃花,写诗给自己一事。元稹于元和五年被贬江陵士曹,路经商山秦岭写有紫踯躅诗、其中有“灭紫拢裙倚山腹”。诗人思绪往回一转“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现在轮到我来想你了。“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一句又回到杜鹃花上来。风吹落红遍地,夕阳西下,无限怅惘之情尽在其中。这是首一咏物抒情佳作,叙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容不迫,描绘形象具体生动感人。对杜鹃花的赞美与喜爱同对知已的怀念与向往二者交织在一起,具有鲜明的“这一个”特色。
-
一 我惯于高高地昂起头颅, 性情也有些固执、倨傲; 纵使国王正视着我的脸, 我也绝不肯低眉顺眼。 可是,母亲,我坦白对你说: 我尽管高傲自大,目空一切, 在你的幸福而亲切的身旁, 我却常常感到卑微、胆
-
【名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语出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一。到了大山里,就要向打柴的人求教;到了江河边,就要向打鱼的人求教。说明要善于向有一技之长的人求教。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
-
(下震上坎)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
-
【原题】:王简卿侍郎以诗赠王孟同王成叟之侄也辄亦继作
-
十载飘然未可期,那堪重作看花诗。门前恶语谁传去,醉後狂歌自不知。刺舌君今犹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辞。相从痛饮无余事,正是春容最好时。
-
折桂令·微雪 无名氏 朔风寒吹下银沙,蠹砌穿帘,拂柳惊鸦, 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 数片琼葩,点缀槎丫。
-
深秋,我回到老家,陪二姐上山挖红薯。二姐七十有四,身体依然硬朗,每年都要种下一大片红薯,收获上千斤,做成红薯干,制作红薯粉,让
-
蝶恋花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原文】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 花香袭杖履,竹色侵杯斝。 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才全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