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无利无名赏析》
上片的首句“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直接写出词人不重名利的心态。“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二句,写词人洒脱不羁的快乐生活。词人喜欢在夜晚“独歌独酌、独吟独笑”,一个“独”字就写出了词人的超然,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表明作者就是喜爱歌酒吟笑的生活,雪月交辉的环境,至老无悔,表现了潇洒的人生观。
下片则阐发议论。“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一句感慨富贵难保,生命的时光有限,传达出要抓紧时间,及时行乐的思想。末句“待春来携酒带东风,眠芳草”再以携酒游春的计划收结。
全词以朴实无华的语句、直倾胸臆的手法表达自己不计名利、看穿富贵、超拔烦恼、悠游岁月的襟抱。上片由超然物外的心境,歌酒吟笑的生活,雪月交辉的环境,归结到如此生活,可以任其自然,到老无悔。下片言富贵难保,功业无尽,贫富相差无几,生命时光有限,推导出唯早及时游乐。末句再以携酒游春的计划收结。全词以议论入词,咏唱逍遥人生,在内容、手法和风调上可谓别具面目,其中渗融着庄子的齐物观和相对论。 [4] 该词为冬日雪夜感怀之作。全篇围绕“名利”、“富贵”、“功业”等话题展开,表达了作者的见解。这是一首看透世事的旷达之作,词人表达的是自己不计名利、看穿富贵,乐观潇洒,旷达不羁的豁达心态。
-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
-
大河东去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九曲风涛的黄河水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波涛汹涌,浩浩荡荡,蜿蜒而行,一路斩山川,穿丘陵
-
水调歌头·江上春色远葛长庚【原文】江上春色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1]。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2]。
-
岁月翩翩下坂轮,归来杏子已生仁。深红落尽东风恶,柳絮榆钱不当春。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大夫行役家人怨,应羡居乡马少游。
-
汪元量 北望燕云 ① 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南四百州 ② 。 南宋亡后,诗人作为元军的俘虏之一,和宫女们离开临安,坐船北上的途中,想到自己是被押送到燕山一带去的,燕山原是
-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徐凝何人不爱牡丹
-
亲爱的小朋友: 我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说我幼年的事。 母亲凝想的,含笑的,低低的说: 不过有三个月罢了,偏已是这般多
-
《大抵读古人书,若自滞泥,则坦然之理翻成窒碍疑惑.若滞泥既解,还观向之窒碍疑惑者,却
《大抵读古人书,若自滞泥,则坦然之理翻成窒碍疑惑。若滞泥既解,还观向之窒碍疑惑者,却自昭然坦然。当是时,但恐不能力行以终之耳。》什
-
(宋)苏轼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
-
地狱之夜 ◆ 兰 波 我吞下一粒极毒之药。——对给我劝告,表示多次感激——内腑焚烫。毒性的猛劲绞紧我的四肢,扭曲我,使我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