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淮上遇便风赏析》
这是一首唱和之作。原诗题意不过是在淮河上航行遇到了顺风,和作好在能另辟新境,立意高远。
首二句意境阔大,感情奔放,“浩荡”写水势盛大,“清淮”写水色澄碧,“天共流”写水天相接,因天色清明,故水天一色,舟中人视之,如水天共流。在这个雄浑的背景上,一一叶扁舟正乘长风破万里浪,驰向远方的故乡。诗人按照唱和诗的习惯,非常巧妙地以“浩荡清淮”和“风送归舟”点了题,同时抒发了顺风乘舟的快感和豪放轩昂的胸怀。
后两句描写浪漫的想象。诗人发愁,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小港口。结尾笔锋一转,顿生豪情。但愿乘长风万里,破白浪滔滔,驰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只有在这浩渺辽阔的天地中,诗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自在。全诗现实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感情层层推进,一泻千里,表层流露的是乘风破浪之快意,而深层表达的则是诗人豪迈壮阔的情怀。迹其生平,诗人数次上书朝廷,于朝政无所回避,疾愤群小,屡为佞人所冤陷,其“愤懑之气,不能自平”,故有“吹入沧溟始自由”之想,意即冲破一切人为羁绊,求得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诗人就是这样借江流天地、长风万里、沧溟浩渺来抒写自己豪迈不羁,壮志凌云的自由之情。综上所析,宦海浮沉,人生苦短,诗人不管是贬官降职,流放他乡,还是为人构陷,壮志未酬,不管是路遇不平,前途凶险,还是思有郁结,心灵不展,他们都能够在观照自然,神游天地的审美愉悦中解除痛苦,超越自我。是天地山川赋予他们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是江河湖海赋予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是自然造化赋予他们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
二、四句明显具有寄托和象征意义。苏舜钦政治上倾向于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多次上书言政,反遭保守派诬陷,而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这首诗在痛快淋漓地描述顺风乘舟情景的同时,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表达了对保守派群小的蔑视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显露出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兀傲不群的个性。
-
作者: 李志获 【本书体例】
-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701—76
-
你不必以重新学会的柔情蜜意 徒劳无益地将我勾引; 对于昔日时分的一切爱恋 失望的人都已经感到陌生! 我不再相信山盟海誓, 也不再相信爱的温馨, 我不能把自己重新献给 一场已经把我背叛的旧梦! 不要再增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7年四平古诗词大赛,内容包括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古诗词过级大赛,2017年首届宁江区古诗词大赛观后感,2017年“中华经典”古诗文大赛活动开始报名,这个杯赛怎么样。【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
-
束带趋承明,守官唯谒者。清晨听银蚪,薄暮辞金马。受辞未尝易,当是方知寡。清范何风流,高文有风雅。忽佐江上州,当自浔阳下。逆旅到三湘,长途应百舍。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范蠡常好
-
[原 文] 秋水时①至,百川灌②河③。泾流④之大,两涘⑤渚⑥崖⑦之间,不辩⑧牛马。于是⑨焉⑩河伯(11)欣然自喜,以(12)天下之美为尽(13)在己。顺流而东(14)行,至于北海,东面(15)而视(1
-
巴金 一 我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年纪。我像一块小 石子似地给扔到这个世界上来,于是我生存了。我不知道谁是我的父亲,谁是我的母亲。我只是一件遗失了的东西。我有黄的皮肤,黑的头发,黑的眼珠,矮
-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125]尤美,望之蔚然[126]而深秀者,琅琊[127]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
谈迁矢志编《国榷》谈迁是明清之际一位著述谨严、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虽然谈迁家境贫寒,但自幼就酷爱历史,而且这种独特的兴趣随着年龄的
-
圣朝有遗逸,披胆谒至尊。岂是贸荣宠,誓将救元元。权豪非所便,书奏寝禁门。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欻来客河洛,日与静者论。济世翻小事,丹砂驻精魂。东游无复系,梁楚多大蕃。高论动侯伯,疏怀脱尘喧。送君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