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晚年以诗、酒花为乐事的闲淡生活,用语浅自而意味悠远,流露出一种闲旷的情调。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起首两句写出词人终日醉饮花前的生活。深杯酒满见得饮兴之酣畅,小圃花开点出居处之雅致。无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风貌已隐然可见。这正是借物写人之法的妙用。“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抒情主人公的正面形象出现了。三个“自”隔字重叠,着力突出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的神态,自然地带出“无拘无碍”一句。
整个上片洋溢着轻松自适的情致,行文亦畅达流转,宛若一曲悦耳的牧歌。两句一转,由物及人,既敞露心怀,又避免给人以浅显平直之感。
至下片文情陡变,两个对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人生的认识,所谓人类的历史不过是几场短暂春梦杂沓无序的联缀,无论怎样的奇士贤才都终究不免归于黄泉。这是历尽沧桑,饱经忧患之后的感喟,无疑含有消极的虚无意识。此词写作时代大致正忠良屈死而奸佞当道之时,“黄泉”(“红尘”)句也隐含着深深的悲愤之情。
这时,朱敦儒那种壮怀远抱已被消蚀殆尽了,字里行间仍存苦怀,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绪。他自以为看破了红尘,不复希冀有所作为,把一切都交付给那变幻莫测的命运去主宰,自己“不须计较与安排”,只要“领取而今现在”,求得片时欢乐也就心满意足了。
末句不啻是对上片所描述的闲逸自得生活之底蕴的概括和揭示。这句在结构上也是有力的收束。上片写景叙事,下片议论感叹,有情景相生、借景达情之妙。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韵味天成的小词,语意俱佳。
-
黄巢《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1)黄巢《菊花》诗虽然也是写菊花,但含意与格调与传统咏唱菊花诗大不相同,是完全带有颠覆性的,寄托了自己改天
-
【原题】: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虐痢间作五月尽犹未已病者延绵在寝治疗不获其法往往失生理殊可悯痛乃作民病书事一首以纪之
-
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白居易【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1]。试玉要烧三日满[2],辨材须待七年期[3]。周公恐惧流言日[4],王莽
-
王建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约766—约
-
【释义】 此语是 《师说》中的名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贯通整句意思为: 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评析】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 (公元802年
-
《梅花·落梅》咏梅花诗鉴赏 律然和风和雨点苔
-
典源出处 《新唐书 李密传》: (李密) 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 《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
-
【析】 五四以后,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口号作为中国觉醒青年的新的憧憬和理想涌入中国,这是继维新运动之后中国思想界的又一场 欧风美雨。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青年,它们到底还是一些过于抽象和笼统的东西。而
-
此词写闺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一夜东风,原应罗愁织恨,而词中却说“枕边吹散愁多少”;“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往往引起人们叹春惜花,无限感伤,而词中偏说“只有归时好”。在即将结束羁旅生活、踏上归程的征人眼中,长亭道上的芳草也在分享着他内
-
为制名曰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飞檐临古道,高榜观游人。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茆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