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赏析》
上阕着重在庭院风光,先说碧苔苍苍,霜叶已经红遍,正是金菊盛开时,将近重阳了。由于点明节令,则登高赏宴,亲友欢集的传统风俗内容不言自知,而今年将会怎样,轻轻一笔,遂牵出怀人思远之意,但以后并未继续展开叙写,仅略点即止,仍然回到当前景物的描画上来。察露横降,滴注圆荷,繁盛的扇叶渐次凋残,倒显出半塘碧水澄静不波。
下阕拓开目光,转向寥廓落寞的时空境界,融情入景,以景传情,含蓄地吐露了离愁别思。“试倚凉风醒酒面”,写醉饮情形甚为生动,当酒酣耳热际,倚栏凭眺,秋风吹凉,顿觉燥热消释,头脑清楚多了,而领起的“试”字,刻函此时的游移朦胧尤传神。接着的“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即此时所见者,从表层现象而言,北雁南飞,排出整整齐齐队列掠过层楼,故称“雁字”但在那深层涵蕴里,雁能传书递讯,可能与远人一通相思苦情否,不过这实属痴心妄想的事,实事尚渺茫无期,仰首天际,但有“几点护霜云影转”,幽幽入耳的,是“谁家芦管吹秋怨”。“护霜云”,此处写云凝霜降,天气凄冷,已增人萧条之感,忽又听悠悠笛声不知从谁家飘来,带着无限愁怨,更触引起心头的离情别绪。结处故设疑问句,实际上是以主观之感受移入外间事,正因心中积郁本深物,特先撇开一笔,却意余言外,并暗应上阕“重阳宴”,似断又续,遥相映对。
词作抒发秋怨及怀人之情。整首词写景为主,直至结句,方才点出“怨”字,实是表明自己胸中秋怨极深。情余言外,使全词充满着苍瑟的气氛。
-
白沟原文翻译及赏析1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万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白沟行》译文白沟河是宋驻交界的边塞之地,年年都有送
-
卷阿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
女皇的《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一诗短小精悍,寥寥12字,达到了褒奖勋臣,树立典型,驾驭臣下的目的。 这是指公元696年,在契丹攻陷冀州的危机时刻,狄仁杰调任魏州刺史,以民生为要,提振军民退敌信心,兵
-
【3916】梦的解析(〔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贾宁译,译林出版社,45 5万字,2015年10月第1版,48元)△共7章:①与梦的问题相关的
-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作品赏析此与前章,乃同时所作。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①,.
-
(一)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二)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十三)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
-
一名“通感”,或译“交感”、“相应”、“交响”、“契合”、“感应”,是通过这种知觉写彼种知觉的写作技巧。 “感觉挪移”说的理论基础
-
落日金 ① ,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② ,吹梅笛怨 ③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 ④ 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⑤ 。铺翠冠儿
-
马第伯:封禅仪记(节选) 马第伯建武三十二年,车驾东巡狩。正月二十八日发洛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是
-
寒苦同登甲乙科,天涯相对合如何。心存阙下还忧畏,身在樽前且笑歌。闲上碧江游画鷁,醉留红袖舞鸣鼍。与君今日真良会,自信粗官乐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