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赏析》
这首词与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一样,也是就题发挥,咏刘郎在天台山遇神女的事。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永平时,剡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颗桃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行至山后,见有一杯随水流出,上有胡麻饭屑。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家,床帐帷幔,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如春二、三月。常闻百鸟啼鸣,求归心切。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第七代子孙。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至太康八年,还不知二人下落。唐五代词以天仙子为词牌的作品多用刘阮事,托意仙缘,实写人情。与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不同的是,此词写天人相隔,仙人的恼恨与世人全同。
此词“踯躅花开红照水”写环境,以“鹧鸪飞绕青山觜”写刘阮经岁而归人间的依依之情。最后不写刘阮恼恨不能复返,却从天仙懊恨人神千里之遥,不复再见,更觉深透一层。全词句丽而意清,语真而情挚。
-
学校之制所以取士者,但见于乡遂,乡遂之外不闻教养之制,亦可疑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学校之制所以取士者,但见于乡遂,乡遂之外不闻教养之制,亦可疑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一本作代书寄桃山居士张圣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作品赏析原题: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
-
圣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蚩忧发灵机,干将构雄绩。橐籥天地开,鑪冶阴阳闢。南帝轮火精,西皇降金液。炎炎昆冈荧,汹汹洪河擘。雷霆助意气,日月沦精魄。神气不在大,错落就三尺。直淬灵溪泉,横磨太行石,雄雌威并
-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
【名句】父母有过 ① ,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② 。谏若不入,起 ③ 敬起孝,说 ④ 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 ⑤ ,宁孰 ⑥ 谏。 【注释】①过:过错。②谏:劝解。③起:更。④说(yue):欣
-
公诚有德【原典】荥阳吕公希哲①,熙宁初监陈留②税,章枢密楶③方知县事,心甚重公。一日与公同坐,遽峻辞色④,折公以事。公不为动,章叹
-
这首诗用乳鸦、明月、梧桐叶,营造出一个清丽意境,通过对秋空、新凉梧桐叶落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写出了诗人对节令变化的感受。
-
【原题】:同刘潜夫登乌石山望海有怀方孚若柯东海栋复斋旧游
-
韩愈文章之所以传诵不绝,之所以为一代所师法,历代之典范,其造语之精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这篇短文义正辞严,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自己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自然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为历代人所称颂。
-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长门事
-
正月十一是奶奶的生日,第九十三个生日。奶奶由民国走来,有着尖尖的三寸金莲,还有着眉目里独有的娴静。每当读到“折一把旧时光,慢慢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