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翰《七绝·立秋》千家诗赏析
刘翰七绝·立秋千家诗赏析
刘翰〔二〕
乳鸦啼散玉屏空〔三〕,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一〕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八月八日前后,我国传统上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始。
〔二〕刘翰:字武子,长沙(今属湖南)人。曾为宋高宗宪圣吴皇后侄吴益之子吴琚的门客,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曾长期客居临安,最后以布衣终身。今存小山集一卷。
〔三〕玉屏:原意为玉做的屏风,或玉色的屏风,这里用来比喻夜空,形容夜色空明,月光皎洁如玉。
【点评】这首诗用乳鸦、明月、梧桐叶,营造出一个清丽意境,通过对秋空、新凉梧桐叶落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写出了诗人对节令变化的感受。
-
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冥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恨悲情。 此诗的前半写初秋崇让宅的景象。清池前横,修竹环绕,地方可谓清幽已极。但诗中用“风”、“露”点染,立刻使之带上浓重的悲切气氛。露凝如霰,说明露重天寒。下面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古诗词(急求能在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开头朗诵的诗歌)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急求能在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开头朗诵的诗歌不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朗诵词,推荐些古典老歌、童谣(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
-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
-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绿苹散还合,赪鲤跳复沉。新叶有佳色,残莺犹好音。依然谢家物,池酌对风琴。惭无康乐作,秉笔思沉吟。境胜才思劣,诗成不称心。
-
明堂飨神歌无名氏【原文】经始明堂,享祀匪懈[1]。於皇烈考,光配上帝[2]。赫赫上帝,既高既崇[3]。圣考是配,明德显融[4]。率土敬职,万方
-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浊水清波
-
请默写一首春天的古诗词(描绘春天美景的古诗还有很多,请你默写出一首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请默写一首春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请默写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描绘春天美景的古诗还有很多,请你默写出一首来,默写描写春天,秋天景色的古诗各一首(*^^*)。《春宵》宋·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译文: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
-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When people are idling, the osmanthus flowers fall. The night is quiet, and the spring mountains are empty.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As the moon rises, it startles the mounta
-
语出北齐·魏收《魏书·崔浩传》:“又召新降高车渠帅数百人,赐酒食于前,世祖指浩(崔浩)以示之曰:‘汝曹视此人尪(wāng)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北魏时,西北部少数民族“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