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三姝媚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三姝媚赏析》

【注释】:论及史祖达在宋词中的地位,他上承周邦彦,又受到同时代的前辈词人姜白石的影响,应属周姜这一流派。周邦彦秦观乃至柳永词都描写过歌妓,表现了对她们的同情,史达祖这首词气格浑成,完全可以跟前辈词人并列而不逊色。起三句写春晴时节柳花风中的来访 。缥瓦晴檐,春满小巷。一个“摇”字刻画出烟光微照、缥瓦闪烁的景象。以望中的风急絮飞衬托,使明媚的春色融进了词人凄恻的情绪,勾起黯然销魂的别情。这三句词语浑融,情含景中。对此景色 ,急欲一见伊人之情,跃然纸上。及入妆楼,却不见伊人 ,但见“ 锦瑟横床”。“想”字直贯下文。词人从对方着笔,推想对方别后不理乐器,不出帷幕,因入骨相思,而思极成梦。“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倦”字,“频”字,巧妙地写出了分别以后,无法排解的相思之苦,不仅表现了伊人感情的执着 ,更写出她独居小楼的孑立。“讳道相思”三句,进一步委婉曲折地刻画了这位多情女子的形象。连魂梦都萦绕在情人身上,在别人面前却讳莫如深地掩饰自己的感情,当她暗中整理旧著罗裙,突然发现腰围瘦损而惊呆了。这里有故作矜持的娇痴,有突然惊讶的动作,有难以掩盖的感情起伏,有由镇静到惊讶的跳动画面。这样的复杂心态动作变化,凝聚在短短的十二字里,神味极为隽永。过片“惆怅南楼遥夜”三句,转入初次相遇的回忆,用对比手法深化了词人思念之情。“ 南楼”即词人此时所在的妆楼。“ 遥”字点明初见与此次相访相距时间之长。翠箔灯下,枕肩曼歌。昔日的乐器,就是此时横床的锦瑟和想象中常下的凤弦。这二句浓彩重抹,烘托出面对“ 锦瑟横床 ”时的悲痛心情。以“记”字唤起当时的甜蜜回忆来反衬此时感受的难忍之痛。这样的映衬,使初见和最后访问的两个画面构成了有机的整体。下面递入遍访旧家门巷打探消息,与篇首暗中连接。浑灏流转,一气直下 ,转折处十分空灵。“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 。”洛阳有铜驼街,繁华游乐之地,这里借指京师临安。旧家,从前。这是词人重到临安,访问伊人情景的再现。与周邦彦瑞龙吟“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比较,更显出词人最后访问时的焦急与期待。这种写法又隐隐暗示出后来的追寻无果。果然得到的消息,却是伊人随闲花的凋谢而消逝了。“可惜东风 ”二句,分三叠写情:闲花无主,同情伊人的沦落;东风无情,惋惜环境的摧残;带恨离去,只能洒下相思的泪水。东风何能解人意,正是人愁自愁,而更恨东风之无情。既是曲笔,将沉痛感情,曲曲传出;又是大笔,既小结前文,又包扫前文,截住感情的波涛,使未了之情,暂时煞住。其情之痛之切令人回味不尽。一结,用元稹崔徽歌序里裴敬中与妓女崔徽相爱,崔徽临死留下肖像送给裴敬中的故事。这是词人感情的余波。伊人并未留下肖像,只好“记取”遗容,归后“ 暗写”,长期牵挂思念。这是崔徽典故的活用,笔法曲折变化,写出了极细微的感情,用此收束全词,既空灵,又沉厚。冯煦蒿庵论词 引毛先舒论词 :“言欲层深,语欲浑成 。”这首词正体现了这个特点。上片写最后访问时所见和联想中伊人对自己的不尽的相思,已经逆摄下片初次相见的倾心和对伊人突然离去的悼念。为了抒相思之情略去了中间无限情事:只写初遇和最后访问,把两人往还中的缱绻深情略去了;只写死别的痛苦,把生前分离时的难堪略去了。给人以想象的极大空间。为了突出最后访问这一痛心场面,词人在下片以“又入铜驼”领起,钩连衔接,使上下片融为一体,用笔开阖动荡 ,这是章法上的层深。“讳道相思”三句层层深入传相思之神,“ 可惜东风”二句层层深入寄悼念之意,这是句法上的层深。情与景,人与物,初见和死别,当时的欢娱和此时的悲哀,死者的多情和生者的遗恨,浑然融为一体,此词气格之浑成,完全可以继承周邦彦。
猜你喜欢
  • 齐己《早梅》阅读答案附赏析

    《早梅》是齐己的经典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梅花的深情与赞美。诗中以“凄凄惨惨戚戚”来描绘梅花的姿态,表现了梅花劲节傲骨的形象,同时又以“依依惜别”来表达作者对梅花生命短暂的惋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折射出作者自身的境遇,让读者产生共鸣。整首诗情感绵延,诗情画意,使我们感受到了梅花的傲然与坚强。正因如此,齐己《早梅》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令人百读不厌。

  • 道依布勒,特奥多作品分析

    【生卒】:1876— 1934【介绍】: 一译多依布勒、多依布勒尔。德国表现主义*诗人。曾到欧洲各地、近东和北非等地旅行过。早年热衷于表现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诗经·国风·周南《芣苢》原文、鉴赏和解读

    历史悠久的《诗经》中的《芣苢》是一首充满了深情和思索的古代诗歌名篇。它以芣苢这种常见的野草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中情感真挚细腻,通过描写芣苢的成长和凋零,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叹和对爱情短暂的珍惜。这首诗以简洁的句子表达了深邃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类爱情的喜怒哀乐,让读者在诗歌中感受到了深度的人生哲理。《芣苢》这篇古代诗歌名篇,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 晏殊《和三兄除夜》全诗鉴赏

    星汉回曾宇,埙篪集上都。夜寒凝爆燎,春气入屠苏。九陌传珂乘,千门促漏壶。此时开棣宴,仍在碧城隅。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出处,故事

    类: 类别,同类。聚: 集合。谓同类的总集聚在一起。源自《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又见于《战国策·齐策三》。 战国时期,齐国大臣淳于髡,为人正派,善于言辞。有一次,他听说齐宣王要招贤纳

  • 赖斯,爱尔默作品分析

    【生卒】:1892—1967【介绍】: 一译赖思。美国表现主义*戏剧家。生于纽约。曾学过法律。1914年从事戏剧创作。这一年他的剧本《审讯》上

  •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名句】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 ① ,恣其所欲,宜诫翻奖 ② ,应诃 ③ 反笑,至有识知 ④ ,谓法当尔 ⑤ 。 【注释】①运为:所为。②翻奖:反而进行表扬。③诃:大怒。④识知:懂事

  • 严考绩以择守令,崇节俭以厚风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严考绩以择守令,崇节俭以厚风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韩愈《与崔群书》原文、赏析和鉴赏

    韩愈 自足下离东都,凡两度枉问,寻承已达宣州,主人仁贤,同列皆君子,虽抱羁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耶! 宣州虽

  • 王昌龄《奉赠张荆州》全诗赏析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第一百四十二卷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