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 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 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句意: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所以圣人春夏保养阳气, 秋冬护养阴气, 从此顺从这一根本, 因此与万物沉浮于生长的天地里, 违背了这一根本。就会损害人的根本, 真气, 所以阴阳四时, 是万物的始与终, 是死生的根本, 违背它就会产生灾害, 顺从它就不会产生厉害的疾病, 这叫得道。道, 圣人实践它, 愚人被动地体用它, 顺从阴阳二气就能生长, 违背它就会消亡; 顺从它就安定, 违逆它就暴乱, 不顺从就是违逆, 这叫做内心不顺。所以圣人不是病了之后医治, 而是在未病之前就医治; 不是大乱之后才调治, 而是未乱之前就调治, 指的就是这个道理。病已形成了然后才医治, 紊乱已形成了然后才调治, 譬如渴了才打井, 战斗了才铸造大锤, 不是太晚了吗?
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朱庆馀的诗句
朱庆馀的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是形容新婚夫妇在婚后的第一晚,在洞房中摆放着停着的红烛,等待黎明时分在堂前向众人拜见夫家的亲戚。这句诗描绘了传统婚礼中的一幕,透露出浓郁的家庭和睦与尊重亲情的氛围。在上一句中,洞房内的红烛已经停下,象征着夜晚的结束;而下一句“待晓堂前拜舅姑”,则带出了拜见新婚夫家亲戚的仪式。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婚姻的庄重与传统礼仪的重要性。
-
古文·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词·张惠言词《水调歌头》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
-
(清)李雯 云里石头开锦缝, 从来不许嵌斜阳①。 何人仰见通霄路②, 一尺青天万尺长。 【题解】 一线天在黄山南部玉屏峰,为登玉屏峰顶之要道。道在两峰之间,狭长如巷,只容一人通过,仰望高空,无垠蓝天惟
-
又丢了星光商场的大厅里搭了圆台,几个姑娘现出肚脐眼,挥送绸带,盘转摇摆,在上面跳舞。台前边角上,站着三四位身穿红色旗袍的女子,手里
-
黄庭坚 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① 。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注释】 ①孤鸾舞镜:范泰《鸾鸟诗序》述,古代劂宾王捕获一只鸾鸟,很喜爱它,可是它三年不鸣叫。劂宾王听从夫人建议,让鸾
-
[明]于谦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入京,就是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董其昌 山居幽赏入秋多,处处丹枫映黛螺。 欲写江南好风景,霅川一派出维摩 ① 。 【注释】 ①霅(zha)川:水名,亦称霅溪,在浙江吴兴境内,入太湖。后代以此为吴兴县之别称,诗中即用此意。 【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