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他妙解音律,其词声调谐美,辞藻典雅,被称为词林正宗。陈郁认为“二百年以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知美成词为可爱。”(藏一话腴外编)这首蝶恋花·早行也可称为雅俗共赏的佳作。
词题早行一作秋思,二者均对题,相比之下早行更贴题。首句“月皎惊乌栖不定”,字面上是说月光洁白明亮,如同白昼,乌鹊被惊扰得栖息不定,实际是暗喻离人难以安眠。一夜辗转反侧,破晓时刚要入睡,设有雕栏的水井上响起了辘轳汲水之声。以上数句紧扣早行伤别的题旨。
上片最受称道的是“唤起”以下二句,特别是“两眸清炯炯”五个字很值得玩味。假如这位主人公是在彻夜酣睡,清晨被辘轳声“唤起”,她该是睡眼惺忪,懵懵懂懂,而双目炯炯的她,不消说是在被离愁搅得通宵没有入睡。“泪花落枕红绵冷”的“红绵”是指枕芯,泪水不仅洒在枕套上,竟连枕芯也湿透了,可见流泪之多。不仅是多,句末的一个“冷”字还可作这样的解释:泪刚流出时与人的体温一样,叫做洒热泪,冷泪已经成了过去时,说明主人公整夜一直在哭。这两句将离人悽惋之情愫和惊怯之心态,描绘得委曲尽致,比作者早梅芳一诗中的“正魂惊梦怯,门外已知晓”二句,更为细腻贴切,所以王世贞称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艺苑卮言)
下片的“执手”二句,由上片的枕籍暗泣转为离开闺房“执手”挥别。妻子佇立在大门口,任凭“霜风”吹乱了鬓发,面对“早行”的丈夫“举手长劳劳”,而丈夫欲行不忍,踟蹰徘徊,久久不肯离去。此时此刻真可谓“相见时难别亦难”。二人彼此丁宁,深情的话语听了令人倍加伤感。丈夫走远了,妻子还站在那里,举目远眺,人已经无影无踪,看到的只有挂在楼栏上的星斗,听到的是晨鸡啼晓。结拍的“露寒人远鸡相应”,似化用温庭筠更漏子·背江楼一词“一声村落鸡”的句意,其效果却如俞老先生所云“易一为多”、“神韵无穷”、倍增“趣外”之“味”。(参见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和俞平伯读词偶得)
-
醉中平·无题 无名氏 泪溅端溪砚。情写锦花笺。 日暮帘栊生暖烟。 睡煞梁间燕。人比青山更远。 梨花庭院。月明闲却秋千。
-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
-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闲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
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
-
《文章轨范》是南宋忠臣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先生)所编撰。 本书收录文章轨范,做为“科学”考试的参考书籍。谢枋得根据“文学起始大胆,结尾小心”为原则,把文章分为显隐两类。 《文章轨范》包括韩愈(退之)
-
击鼓 作者: 屈骥明 【本书体例】
-
炎帝掌节,祝融司方;義和按辔,南雀舞衡。暎扶桑之高燎,炽九日之重光。大暑赫其遂蒸,玄服革而尚黄,蛇柝鳞于灵窟,龙解角于皓苍。遂乃温风赫曦,草木垂榦。山坼海沸,沙融砾烂。飞鱼跃渚,潜鼋浮岸。鸟张翼而远栖
-
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梁狱书因上,秦台镜欲临。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即出黄沙在,何须白发侵。使君传旧德,已见直绳心。 作品赏析原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鹤注】
-
[唐]孟云卿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北邙路非遥,此别终天地。
-
新竹翛翛韵晓风,隔窗依砌尚蒙笼。数间素壁初开后,一段清光入坐中。欹枕闲看知自适,含毫朗咏与谁同。此君若欲长相见,政事堂东有旧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