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榜放令及第 顾非熊》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顾非熊)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凌轹气焰子弟。既犯众怒,挤排者纷然。在举场角艺三十年,屈声被人耳。会昌五年,谏议大夫陈商放榜。初,上洽闻非熊诗价,至是怪其不第,敕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刘得仁贺以诗曰:“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晚,须逢圣主知。”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七 事亦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三。
[述要] 顾非熊性格滑稽好辩,爱说笑话。敢于冒犯豪家子弟,得罪很多人,不断受到排挤。在考场拼搏三十年,所受冤屈,众人皆知。武宗会昌五年,谏议大夫陈商任主考。皇帝很早就听说顾的诗名,对他的落第感到奇怪,令有关部门将顾的诗卷拿来,在发榜结束后,追令及第。刘得仁写诗祝贺他。
[按语] 唐摭言、唐诗纪事记放榜为长庆年间事。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顾非熊集一卷,唐盱眙主簿顾非熊撰,况之子,会昌五年进士。”是。
[事主档案] 顾非熊(约797—约854) 唐诗人。苏州(今属江苏)人。顾况子。弱冠应进士试,困举场三十年,会昌五年(845)武宗亲放及第。累佐使府。大中中,授盱眙主簿。不乐吏事,弃官归隐茅山。诗长于五律。秋日陕州道中作、送马戴入山等诗为其代表作。
-
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 (桓公二年) 【题解】 靠贿赂就能把罪恶洗刷清吗?当然不能。当鲁桓公非常高兴地把郜的大鼎运回鲁国,放置进
-
题解 伯夷、叔齐,是春秋时一个小国诸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因为生前他曾有废长立幼的意向,所以孤竹君一死,身为长子的伯夷就逃跑了,主动让位于叔齐。弟弟叔齐却不愿落个“僭兄位”的恶名,也逃跑了。武王伐纣时,
-
【注释】:这是一首闺妇春恨词。上片写少妇在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仙苑春浓”三句,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小桃是桃花的一个品种,上元前后即开花 ,妆点着浓郁的春意,一枝枝花光彩照人,含露欲滴,正是已堪攀折的小
-
范文正公仲淹少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
-
【原题】:同家德清侍尚书杨宝学山行先过上岩文书家谐季
-
作者: 梁颖甫 【本书体例】
-
这首小令写“夜雨”,抒发了词人浓烈的惜花之情,情景交融,格调悠远。
-
上片首先描绘的是一片大好春光。阳光普照下,触目所及处,园林草木青翠,红花满地。啼声清脆的流莺在人们春游时布置的华丽筵席周围飞来飞去。在这样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中,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出场了。他悠闲地跟随着那些华美的车子,他骑着马儿,尽兴游遍京
-
【4351】走出抑郁的泥潭:抑郁症的治疗、自救及社会支持(木碗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8万字,2014年1月第1版,26元)5部分:[1]抑郁症常识;
-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瓴缶之乐 ① 。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脱,弓张而不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