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梁寅《浪淘沙·夜雨》夜雨惜花词作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梁寅《浪淘沙·夜雨》夜雨惜花词作鉴赏

夜 雨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梁寅

这首小令写“夜雨”,抒发了词人浓烈的惜花之情,情景交融,格调悠远。

首二句“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不蔓不枝破题而入,从“夜雨”写起。“泉声”可见雨势之大,“寒透”表明天气之寒。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如山泉泻地,哗哗作响,寒气透入稀疏的窗棂,四处弥漫。雨声喧闹,寒气逼人,词人不禁满怀愁绪,难以成眠,乃写下一句“愁如百草雨中生”。以草喻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在此之前不乏佳作,如贺铸横塘路(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烟草”等喻闲愁。此处以“百草”喻愁情并非因袭,一场春雨,催生百草,乃是自然中常见之景,词人的愁绪如百草在雨中萌生,妙在即景言情,情景相生,生动自然。接下来“谁信”二句继续写愁情以申足词意。夜雨滂沱,声声入耳,这一夜词人犹如作客旅店,睡不安枕,勉强入梦后,恍惚间又被惊醒。“谁信”,谓难以置信。“好梦”指什么,词人为何因雨而惊梦?这些都没有明说,从而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耐人寻味。

换头“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二句承惊梦而来,一语破的,点明题旨。原来词人之所以会“愁如百草”“好梦先惊”,其原因就在于担心无情的夜雨使花儿凋谢,零落成泥。结果如何,只有等到天亮后才能知道。所以他急切地盼望黎明,盼望天色转晴。从“只待”二字中,可见词人这一夜是如何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的了。夜雨过后,景象如何呢?“彩霞红日照山庭”一句呈现出另一番光景,红日东升,霞光万道,灿烂的阳光洒满山庭,不用说,这时词人的心情肯定也会随之一亮,愁绪顿消了。值得注意的是,词人对于担心了一夜的花儿却只字不提,以不言言之,一笔晃过,花儿怎么样了,飘零了没有?令人深长思之,咀嚼不已。结句“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仍没有一字提及花儿,但有关花儿的内容尽在其中,含蕴丰厚。“曾约故人”进一步揭示了词人因雨生愁产生“花发恐飘零”的原因,先前他曾约友人来此原来是为了赏花,而一夜滂沱大雨,花儿飘零势在难免,题中应有之意已无须明说。既然花已凋零,不必伤情,愁亦无用,好在雨过天晴阳光灿烂,花儿谢了,还有“啼莺”,友人来了就和他一道欣赏黄莺在枝头悠扬婉转的鸣叫吧。结尾二句振起词意,笔法曲折,摇曳多姿,流露出一种类似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的旷达、随意和萧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韵味无穷。

此词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上片描写“夜雨”惊梦的愁情,下片交待愁情产生的原因,结句一笔宕开,另辟新境,如抽丝剥笋,层层深入,清晰地展示了词人情感流动变化的轨迹。而这一轨迹又与景物的转换相联结,景生情,情生景,巧妙自然,令人称道。清况周颐蕙风词话云:“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读罢此词,我们不难把握住作者的“词心”,并深深为之感染。

猜你喜欢
  • 《韩非子·说难》全文、注释和鉴赏

    凡说之难 ① ,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 ② ,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 ③ 。凡说之难: 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

  • 鲁迅《阿Q正传》赏析和读后感

    【析】 旷代文章数阿Q。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以巴人为笔名的鲁迅小说《阿Q正传》 在《晨报副镌》上连载。近70年来,阿Q在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前所未见的文学典型人物的同

  • 《古文观止·谢济世·憨子记》鉴赏

    古文观止·谢济世·憨子记 梅庄主人在翰林,

  • 苏轼《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全诗鉴赏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作品赏析【注释】: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

  • 《你是普通的花……》鉴赏

    作者: 刘文田

  • 杜甫《晚登瀼上堂》全诗赏析

    故跻瀼岸高,颇免崖石拥。开襟野堂豁,系马林花动。雉堞粉如云,山田麦无垄。春气晚更生,江流静犹涌。四序婴我怀,群盗久相踵。黎民困逆节,天子渴垂拱。所思注东北,深峡转修耸。衰老自成病,郎官未为冗。凄其望吕

  • 《正宫·塞鸿秋·[元]薛昂夫》原文与赏析

    [元]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雪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

  • 高观国《齐天乐菊》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齐天乐菊》咏菊花诗鉴赏 高观国丛幽一

  • 李清照《小重山》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小重山》·李清照 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这是女词人早期的一首惜春怀人之

  • 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全诗赏析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作品赏析【注释】:这三首乐府诗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