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篇文之《木瓜》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
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⑤。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⑥,报之以琼玖⑦。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①投:赠送。木瓜:果类。②报:回赠。琼:美丽。琚:佩玉。③好: 爱。④木桃:桃子。⑤瑶:玉。⑥木李:李子。⑦玖:黑玉。
【鉴赏】这是青年男女互赠礼物之诗。
全诗三章。青年男女互赠礼物,作为定情的信物,以表永结同心之 好。此诗为男子所唱。每章首二句写互赠礼物。一章说:她送给我香甜 的木瓜,我用美丽的佩玉回赠她。二章说:她送给我新鲜的木桃,我用美 丽的佩玉来回报。三章说:她送给我鲜美的李子,我用美丽的佩玉来回 礼。每章后二句写回赠的目的。男子说:这不是什么回报,而是为了永结 同心之好。须得说明的是,风诗的主题常在首章。二、三章写女子送给男 子“木瓜”“木桃”“木李”,男子回赠女子“琼琚”“琼瑶”“琼玖”,只是为了 便于吟唱的需要,而并不是说女子赠送男子三物,男子回赠女子三物。对 此,不必过于拘泥。
此诗语言珠圆玉润,音韵和谐,诗情精粹要约,便于讽诵。所以千古 以来,流传不衰。
诗序说:“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 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但诗中是赠之轻而报之厚,与当时的情 事不合,因而此说实在可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儿童的古诗词两首,内容包括描写儿童的古诗,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两首,10首描写儿童的诗句。《南池》唐代:李郢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译文:小男孩准备鱼饵,妻子搓丝准备做钓鱼线,丈夫倒裹头
-
指点云间数点红,笙歌正拥紫髯翁。谁知爱酒龙山客,却在渔舟一叶中。西阁珠帘卷落晖,水沉烟断佩声微。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
春愁丘逢甲【原文】春愁难遣强看山[1],往事惊心泪欲潸[2]。四百万人[3]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4]。【注释】[1]春愁:指由春天生发的忧愤
-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乾。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游乐之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这是作者过华清宫有感而作的咏史诗。共有两组,一组四首,一组两首,这是两
-
【原题】:岁乙丑余年四十有九矣因诵太白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之句次其韵
-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
清平调词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卷一《独坐敬亭山》已介绍。由于李白受到唐玄宗同
-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
岳飞《南京上皇帝书略》 陛下已登大宝 2 ,黎元有归 3 ,社稷有主 4 ,已足以伐虏人之谋 5 。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 6 ,兵势渐盛。彼方谓我素弱,未必能敌 7 ,正宜乘其怠而击之。而黄潜善、汪伯彦
-
古文·戴文进传 毛先舒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