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 不时御神, 务快其心, 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 故半百而衰也。
注释: 术数: 指气功, 按摩等锻炼养生的手段。主: 越。浆: 饮料。
句意: 上古的人, 他们懂得“道”的, 取法阴阳, 和畅于方药医药, 饮食有节制, 起居有定准, 不妄加劳作, 所以能够形神兼养, 尽终天年, 度过一百岁才去世, 现今的人却不是这样, 把酒当作饮料, 把妄动作为常规, 醉酒时行房事, 因为色欲消竭了他的精血, 因为过度散失了他的真气, 不懂得保持充满精气, 不能及时统摄精神, 追求使自己心快乐, 违背养生的快乐, 起居无节制, 所以半百之年就衰竭了。
西汉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
-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
【注释】 选自《孟子·离娄上》。 侮:侮辱。 伐:攻打。 【赏析】 孟子一次谈到,从前有首儿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听到这首儿歌,教育弟子说:“你们听见了,水清
-
有个小孩从学校里偷了同学的写字板, 交给母亲。母亲不但不加责备,反而称赞一番。第二次,他偷了一件外衣,交给母亲。母亲对他更加夸奖。过了几年,孩子长大了,就开始偷更大的东西。有一回,他当场落网, 背绑双
-
【注释】:“耽冈”,恐是地名;有人说 ,地在江西吉安城南,下临赣江。作者赵师侠,号坦庵,南宋孝宗时期的著名词人 ,有人夸赞他描绘风景,描写自然形态,都很精巧细致。又称赞他的词能够写得清新平淡。从上面这首词来看,他的写景本领确是高超的,而尤其
-
六十河南尹,前途足可知。老应无处避,病不与人期。幸遇芳菲日,犹富强健时。万金何假藉,一盏莫推辞。流水光阴急,浮云富贵迟。人间苦无酒,尽合鬓成丝。
-
幽山悲旧桂,长坂怆馀兰。地底孤灯冷,泉中一镜寒。铭旌门客送,骑吹路人看。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
-
刘珏 隐侯何处觅 ① ,家在水云边。 鹤瘦原非病,人间即是仙。 诗题窗外竹,茶煮石根泉。 老我惟疏放,新图拟巨然 ② 。 【注释】 ①隐侯:南朝宋诗人沈约,字休文,武康(今属浙江)人。入梁拜尚书仆射,
-
守 夜故乡,虽不比江南,多湖,多莲,多青苔的石桥。杏花春雨,还是有的。惊蛰初过,密密的雨丝儿,就飘起来。一斜,就落到坝上的芦苇地。
-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
欧阳修《再至汝阴三绝》 黄粟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注释】 (1)这是作者于神宗即位,熙宁元年(1068)四月重返汝阴时写下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之一,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