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春阴》原文、注释和鉴赏
郑谷春阴
推琴当酒度春阴,不解谋生只解吟。
舞蝶歌莺莫相试,老郎心是老僧心。
【注释】
(1)此诗为作者弃官归乡,隐居袁州仰山时所作,其时他已年近花甲了。春阴:春天中不晴不雨的时候。
(2)推(一作“携”)琴当酒:把琴推到当铺去,换钱买酒喝。
(3)“不解”句:解:考虑。这句是说,把琴当了的钱,不考虑油盐柴米等生活需要,只管买酒当醉,吟写诗歌。
(4)莫相试:不要来讥诮。
【赏析心得】
作者看到唐王朝大势已去,自己又无能为力,只有回到老家宜春,在古刹旁边搭了个茅庐,淡泊度过夕阳人生,力图忘却世事,专心锻字炼句,苦吟写作诗歌。这首诗,就写作于这段时间。
“推琴当酒度春阴,不解谋生只解吟。”作者回到故乡,无田无地,生活日渐拮据。漫漫春阴的时候,他只有将自己心爱的琴推出去当押。但换来的钱,他并不考虑首先解决生活急需的油、盐、柴、米,而是用来当酒,换取一醉,吟写诗歌。“舞蝶歌莺莫相试,老郎心是老僧心。”春天百花开放,蝴蝶飞舞、黄莺歌唱,可是,诗人的琴却去当了换酒喝,似乎蝶、莺都在讥笑他:这下好了,无琴可弹,只有喝闷酒、作哑诗了!作者告诉这些飞舞啼叫的虫鸟,我这个老郎,心如止水,已经出世,就是一位老僧之心了,平淡恬静,就心满意足了。从此,这位“心如老僧”的诗人,就潜心研究诗歌创作了。他虽在深山老林,古刹之旁,可来自湖南、南昌,求教切磋的却不乏其人。有位湖南叫齐己的诗僧,他曾有一首早梅诗,自己很满意,送到仰山,向郑谷请教,郑说: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只要改一字,将“数”改为“一”,突出“早”,这诗就更好了。齐己一听,拜倒在地,衷心佩服,“一字师”的故事从此传遍天下。两人相互切磋,齐己诗在全唐诗中竟达九卷,有八百余首。还有一位南昌人,叫孙鲂,画工之子,没有学历,更无进士头衔,他赶来宜春跟郑谷学诗,后来也写出“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无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的好诗,时人号为绝唱。
-
《无衣》是一首《诗经》中的篇章。翻译和译文可以在“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上找到。这首诗注重描绘了贫穷的景象和人们生活的艰辛。透过这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并为我们现代生活的丰富而感恩。
-
【4289】红岩精神(潘洵、刘志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 5万字,2018年5月第1版,48元)6章:[1]红岩精神的历史形成;[2]崇高的思想境界
-
【名句】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语出《庄子·逍遥游》。整个社会都称赞他,他却并不更加努力;整个社会都责备他,他却并不感到沮丧。说明人有独立的自知的行为标准,不受外界影响。
-
苏轼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
-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遥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肉堆潭岸
-
老逼教垂白,官科遣着绯。形骸虽有累,方寸却无机。遇酒多先醉,逢山爱晚归。沙鸥不知我,犹被隼旟飞。
-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出处】唐.秦韬玉《 贫女 》 【意思】最痛恨的是,年年用金线刺 绣,却尽是为别人缝制出嫁的衣裳。苦 恨:最恨,深恨。苦,极。压:用手指按 着,刺绣的一种手法
-
《梅花·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张道洽行尽荒林一
-
乌鹊歌二首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
麻革《游龙山记》 麻革 余生中条、王官、五老之下,长侍先人,西观太华,迤逦东游洛。因避地家焉。如女儿、乌权、白马诸峰,固已厌登,饱经穷极幽深矣。 革代以来,自雁门逾代岭之北,风壤陡异,多山而阴,色往往